商城類電商軟件及服務提供商--HiShop海商,歡迎您!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案例是亞馬遜和全食超市,就在去年亞馬遜宣布收購了全食超市,這是亞馬遜目前最大的一單收購,亞馬遜不僅買下全食超市的品牌,也買下400余個位于黃金地段、高收入地區(qū)的門店以及運輸網絡。
從商業(yè)角度分析,兩者的結合幾乎符合教科書上對于“完美收購”的一切條件,那么在現(xiàn)實中,兩個巨頭到底能否做到“1+1遠大于2”就值得全球零售圈關注了——無論是成功經驗還是失敗經驗,都足以寫入商學院商業(yè)案例當中。
我們先來看看在二者融合的第一周,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1.亞馬遜
線上生鮮品類擴充
最明顯的變化是,目前有超過800種全食超市的商品出現(xiàn)在了亞馬遜生鮮(AmazonFresh)的頁面上,其中包括從雞蛋、芝士到冷凍食品、零食等商品。這些商品既可以通過AmazonFresh配送,也可以從亞馬遜生鮮提貨店(AmazonFresh Pickup)自提。
同時,亞馬遜的管理層也表示,全食超市中的相關特惠產品也將通過亞馬遜、亞馬遜生鮮、PrimeNOW、Prime Pantry等服務送至消費者手中。此外,亞馬遜的會員體系也將和全食超市打通,畢竟數據統(tǒng)計顯示,大約有50%的全食超市消費者本身就是亞馬遜Prime會員。
2.全食超市
線下變化巨大
從實體店看,首先能看到的是一個大廣告,寫著“我們成長得很好(Were growing somthing good,此處雙關,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在種植一些好東西”)”,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道“一切才剛剛開始”。
▲全食超市內的廣告
目前最明顯的變化是店內出現(xiàn)了亞馬遜的電子設備,包括Amazon Echo、Echo Dot,這些象征亞馬遜未來的高科技智能家居產品。當然,這也顯示出亞馬遜有意將此類聲控設備最終融合入消費者購買生鮮食品的野心
▲在全食超市店內
同時,在一些店鋪,也將出現(xiàn)亞馬遜的提貨柜(Locker),這使得亞馬遜通過全食超市實現(xiàn)了“線上下單線下取(BOPIS)”
▲一些全食超市內的亞馬遜貨柜
從商品本身看,價格也有了顯著下降,這也是兩者“訂婚”時各大機構預測相符,畢竟全食超市在美國一直被嘲諷為“全是支票(Whole Paycheck)”,其生鮮業(yè)務也被包括沃爾瑪在內的一些零售商攻擊著。
這也和亞馬遜一直以來通過犧牲利潤搶占市場份額的戰(zhàn)略相得益彰,可以說對于傳統(tǒng)生鮮業(yè)務的經營者帶來不小壓力。
不過,巴克萊銀行的分析師認為,很難說亞馬遜此次降價到底是想搶頭條還是真的來搶生意,但是這是一個絕佳的公關行為。“我們相信亞馬遜會不斷提升全食超市的競爭力,不過此次降價的這些商品不過是全食超市所有SKU的1%而已,至少從目前看不會顯著改變全食超市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定位。”
更多關于新零售最新資訊,請查看: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