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2017-08-30|HiShop
導讀:2017年8月11日hi商學院最新消息,hi商記者分享通過利益機制,云集構建起一個個獨立封閉的人際圈。圈子與圈子之間、圈里與圈外之間都是并行的平行世界,云集官方則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種平...

2017年8月11日hi商學院最新消息,hi商記者分享通過利益機制,云集構建起一個個獨立封閉的人際圈。圈子與圈子之間、圈里與圈外之間都是并行的平行世界,云集官方則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種平衡。不過目前得到的消息是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8月10日傍晚,我聽到消息說,云集被微信”封”了。我半信半疑,試著打開云集微店官方公號“云集學苑”,發(fā)現頁面已是鮮明的驚嘆號,寫著“經大量用戶投訴,已停止訪問該網頁”。我又將云集店鋪的商品鏈接發(fā)到朋友圈,但朋友們都表示并沒有看到。咦,云集怎么了?

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2015年,微商漸起。它們大都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信息傳播,獲取用戶,進而實現交易。2015年2月上線的云集微店成為其中聲勢較大的一家,在2016年12月獲得凱欣資本領投、鐘鼎創(chuàng)投跟投的2.28億元投資。

云集微店CEO肖尚略認為云集并不是微商,而是建立在信任機制上的社交電商,是一種全新的電商模式。肖所述的云集模式,簡單而言就是:云集邀請個人注冊成為店主,店主通過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商品信息,并引導銷售完成,賺取傭金,貨品供應、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務由云集代為完成。其交易過程,與很多微商并無二致。商品交易外,云集鼓勵店主向他人發(fā)出店主注冊邀請,并給予成功者現金獎勵。

據肖尚略稱,云集店主已達180余萬人。其中大部分是家有小孩、工作空閑的年輕媽媽。她們時間寬裕,經手大部分家庭支出。她們相信,這種新的模式能夠幫助她們實現自我價值并獲得商業(yè)回報,而且通過自身努力(不斷擴大團隊規(guī)模)獲得的“主管”、“經理”甚至更高級別的稱號是她們瑣碎生活之外的樂趣。

云集則相信,社交電商基于人和人的重度溝通,個人影響力有著更快的傳播速度和更廣的傳播面?;谑烊松缃?,云集構建起一個個龐大而又封閉的圈子,對于身在其中的人,云集無處不在,圈子之外,卻難覓蹤跡。

同樣,很多云集的店主對于云集涉嫌傳銷、貨品來源不明等輿論并不知曉(或者假裝不知曉)。圈子與圈子之間、圈里圈外之間都是并行的平行世界,云集官方則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種平衡。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成了一名云集店主。

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云集微店CEO 肖尚略

“一天一塊錢,就有機會月入萬元”

一位中年婦女扯著嗓子對我說:“成為店主,輕松月入萬元。”

某地知名酒店,云集微店舉辦的活動正在進行?,F場人聲鼎沸,盛裝艷抹的女人們將會場擠得水泄不通。

她戴著眼鏡,露出精心打扮過的痕跡,但并不成功——玫紅色的唇膏顯出土氣,泛黃的臉上浮著一層白色粉底,隨時可能流失。

“398元買一套護膚品,就能成為店主。”沒等我開口,她就已經猜到了我的問題。

“沒有其他的要求了嗎?”

“沒有了。今天送的這套護膚品,不拆封能保質兩年,還送你20云幣,相當于20元抵用券,很劃算。”她向我走近一步,滑動著云集微店app頁面,展示她今天的收益。

沒等我看清具體數字,她突然湊近我,輕聲試探道:“要不要邀請你?我們還有專門的培訓,我可以教你怎么開店、怎么經營。”

“好吧。”聽上去這是一門好生意。在她的好意邀請前,在媒體及社交平臺上,有關于云集店主的財富故事我已略有耳聞。

“先加一下你微信,然后我就可以發(fā)鏈接邀請你。”她熟練地打開微信二維碼讓我掃碼,并催促我趕緊完成好友添加,與她同行的女士用方言提醒,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顯然她們不想錯過這場活動的任何時刻。

“有好幾千條信息,看得過來嗎?”她的微信界面滿是紅點(未讀消息)。

“都是群,我把你置頂。”她加快了語速,并再次向我展示她的云集微店頁面,“你現在下載app開店,一會就能賺錢。這是我賺的其中一部分,累計收益2萬多了。”

“那怎么賣(貨)?。?rdquo;我一邊問著,一邊已經點開了下載頁面,賺錢這事兒不宜遲。

“就把(商品)鏈接發(fā)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發(fā)微信群、朋友圈。像我做一年多,有固定客戶。”

“別人會買嗎?”

“那肯定會買啊,不買我們怎么賣啊。我現在是主管,團隊100多人,我每月收入都過萬了。你現在已經在會場,這個氣氛你還感受不到嗎?”她及時地使用了反問句式。

“賣不出去怎么辦?”我還是很擔心。

“那你也不折本啊。你即使去店里買東西,人家不可能還送你個店鋪。這個還可以自用,每次買也能返利潤。”

我快速瀏覽了一遍店鋪頁面,發(fā)現平時所熟知的品牌極少。“大家買東西還是會看牌子的。”

“我們很多都有啊,國內外知名大牌。”她對于我過多的問題略顯著急,“你問這么多沒用,我給你轉400元,你把它(素野面膜套餐)買了,好吧?我就可以趁機當面教你。”

盛情難卻,但我當然得自己付錢,做了一名云集店主,她成為我的主管。

“相當于每天一塊錢,人家開店還要租金呢,更何況還有一套化妝品,怎樣都不虧。”她可能猜到了我手頭并不寬裕,安慰我呢。

“但真正賺錢就必須做銷售,當主管。我現在每個月能掙1萬多呢。”如果我沒有記錯,這是她第三次跟我提起“月入萬元”。

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賺錢另有門道

我們姑且稱這位中年婦女為“王大姐”吧。

王大姐約摸40歲上下,當了十幾年小學老師。如果她提供的數字無誤,那這筆錢要比她作為老師的收入高出不少,且“幾乎不占用工作時間”,如此看來,這是一門好買賣。

活動之后,我和她再未謀面。

見面是多余的,科技的進步為我們提供了更加便捷及廉價的溝通工具,云集的店主選擇了微信,畢竟我們(別忘了此時我已經是一名店主)的生財之道就在此。

為了幫助我快速上手,作為我的主管,王大姐盡心盡責。即便是半夜,她仍會發(fā)給我一條條語音,教我如何做銷售、如何拉新;一個星期內,王大姐又把我?guī)нM了6個各式各樣的微信群組——店主交流群、辣媽云集創(chuàng)業(yè)群、辣媽云集分享群、新店主群等。這些群的主要功能,就是分享經驗和培訓,或直接介紹相關商品。

培訓在一個星期內安排了七門課程,包括如何跟意向店主介紹云集、如何建群銷售、傳授云集的意義與價值等。培訓往往在晚上展開,形式嘛當然是線上。

有一天晚上,一位講師在群里為我們做了非常系統(tǒng)的拉新培訓,僅“邀請”這一步,就需要剖析中間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并給出合理的回應措施。

比如,關于要不要“秒回”(迅速回應他人),講師的意見是:“秒回會讓對方覺得你好閑,是不是生意不好啊?所以不用著急,首先先翻閱朋友圈,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性,大致便能判斷她屬于哪一種類型的店主。”

她接著說,云集將目標人群劃為三種并給出相應指導意見:第一種是不想發(fā)朋友圈,不想銷售,怕被屏蔽,甚至被領導發(fā)現。針對這類人群就要引導自用消費;第二種是工作空余時間多,或者是寶媽,碎片時間多,往開店賺取零花錢這個方向引導;第三種是事業(yè)型、工作能力強的,激勵組建團隊,做銷售和邀約,沖主管賺大錢。

最后導師的總結是:“只有摸清楚了店主心理,才能針對性地進行培訓。”

而拉新的一整套話術被系統(tǒng)化地整理成25個問題,先后順序明確。比如云集的優(yōu)勢是什么;對于云集是拉人頭、傳銷的言論如何回復;云集和傳銷、直銷、微商的區(qū)別等。店主們所要做的,就是將25個問題及答案背熟。

所有群內培訓的內容都將由培訓師整理成文檔,供后續(xù)進入的新店主查閱。

當我還在理解“拉新25問”時,有一天,王大姐跟我分享了一個50多歲的店主晉升為主管的正面案例,并特意來關照我說:“不邀約店主怎么上主管,怎么賺錢?”

嗯?

王大姐告訴我,她是在2016年初經人邀請成為云集店主,不到半年時間就升級成為主管,這意味著兩件事。

第一,半年時間里,王大姐親自成功邀請了至少20人成為店主,而這20人中則成功邀請了至少80人入駐。這是是云集設定的主管升級的硬性指標。

第二,王大姐通過這100人至少獲利15000元。根據云集的獎勵政策——個人及團隊每邀請一人,主管可獲取培訓費150元。此外,團隊每賣出一單,主管抽取相當于店主所得利潤15%的傭金,而店主所獲的利潤大概是商品售價的5%-40%。

艱難完成第一筆交易

我開始在云集上買東西,已經是差不多兩個星期之后了。

在店主群內,每天,類似于“某人賣出某件商品,獲利若干元”的消息不斷地跳出來。

而王大姐隔三差五就向我推薦各式各樣的商品,并告訴我哪些是爆款,哪些傭金高。對于我掙錢這件事,她比我更上心,我心里竟覺得辜負了她。

不管怎樣,我得做成一單生意,以示歉意。

培訓時我已被告知云集微店的優(yōu)勢之一是:商品直接從廠家進貨,省去了中間商的渠道費用。這就意味著云集的商品至少稱得上“價廉”。

在平臺上看到whoo(韓國頂級的宮廷韓方護膚名品,隸屬于韓國LG集團)后,我向王大姐了解貨源問題,大概也就幾秒鐘,她回復我如下一串文字:

“云集是和各個品牌廠家直接簽約的。大家都知道云集上架的whoo、呼吸都是來自韓國有名的LG公司,他們的on the body、唇膏、貝瑞奧這些品牌也已經在云集與大家見面。這會兒,我們美妝部的三位娘娘已經直飛首爾,走訪韓國LG集團,除了考察正在合作的商品之外,更為大家洽談了有關the face shop、belief這些新品的引進事宜。”

類似素材我在云集app上也有看過。為了方便店主們發(fā)朋友圈,云集為每個商品統(tǒng)一準備了介紹術語和相關圖片。

“都是一手貨源,沒有中間商。”緊接著,王大姐又發(fā)了其他國外品牌的現場簽約照片,試圖表明平臺所售這些品牌商品的正規(guī)性。

我以“沒有看到品牌簽約授權書”追問。幾分鐘后,王大姐回復說:“目前的貨是香港直郵的,是香港專柜的貨。合作還在洽談中。”并附上了幾位“云集工作人員”在LG公司門口的留影,“現在云集美妝采購部的員工已經去韓國直接洽談業(yè)務了。”

哈哈,忙碌的采購部。

我將云集平臺的whoo產品與品牌官方免稅店進行了仔細比對,包裝一致,價格相差無幾。但我沒買,一個做日韓代購的朋友告訴我,像whoo這種暢銷品牌,官方渠道都時常斷貨,一般不會隨意供貨給其他渠道。

而且,云集將買家評價牢牢鎖定在無數個微信群內,平臺上則不設置買家評論功能。

至于王大姐邀我入駐時所贈(實際為購買)的“素野”套裝,我在網絡上搜尋到了一些不好的反饋,對于一個女生來說,一切對臉有威脅或者傷害的事情幾乎可以說是關乎生死。

一位自稱曾經在云集做過半年店主的網友“九方儀”在知乎上這樣寫道:“我家人用了‘素野’面膜過敏。我去問我上級,我上級不知道,讓我在群里問。我在群里問,結果一群半懂不懂,不懂又喜歡假裝懂的‘主管’,跟我講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護膚心得,叫我繼續(xù)用,用多就會好的。都過敏了,還繼續(xù)用?此刻我心里覺得真是太不靠譜了。”

顯然很多店主、主管都不掌握貨的真實信息。她們跟我一樣,都是通過自己上級一些模棱兩口的文字或者圖片獲取商品信息,而這些信息是否是出自云集官方之手,尚未可知。

那些真正在云集消費的人,價格是他們唯一的參考因素。在特賣頻道,打折商品的價格十分低廉,而返傭也并不吝嗇。但除了幾個非常大眾的品牌,剩下的品牌我一無所知。

“反正是些不痛不癢的產品,比如紙巾,有沒有品牌無所謂,沖著特賣囤點貨。不買太虧了。”一位主管這樣告訴我。這讓我想起我的父輩們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所說的話。

當然,如果我想要找一個特定的商品,也可以通過平臺的搜索功能。但試了幾次之后發(fā)現,在云集平臺上,品牌的商品非常有限,有些還是云集專供,我對其來源不放心。

無奈之下,我讓好友通過我分享的鏈接買了兩瓶“呂”牌洗發(fā)水,售價98元,我獲得傭金14.7元。

事后,王大姐給我發(fā)了8.88元紅包作為獎勵,并讓我將成交短信發(fā)到群里,在全體店主們面前大力表揚了我。

王大姐一分鐘也沒有浪費,順勢就教我如何進一步在朋友圈中做營銷。

一個典型的云集店主

我還接觸到了一位杭州本地的主管——小一。

小一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在杭州某上市公司做行政工作,生小孩后,一直通過代購購買國外母嬰用品,直到有一次她在朋友的朋友圈發(fā)現了云集。

“一瓶挪威小魚的DHA,代購價是150元一瓶,云集平臺那次大促的價格是198元兩瓶。”小一的第一反應是“可能是假的吧”。

由于是朋友推薦,小一又覺得不至于騙人,并注冊成了店主,從一些日用商品的特賣開始,試買3個月后,小一決定將此當作一門事業(yè)來經營。

“見到很多之前從來沒有見過、其他平臺上也沒有的品牌和產品,有時我并不想買,但是因為特賣便宜,而且大家都(在微信群)說這個東西很好,每次都搶光,我就會想買。”在一片叫好聲中,購買成了盲目的行為。

而且,小一逐漸適應了這套規(guī)則,她并不覺得在朋友圈發(fā)布的購買鏈接是廣告。

“基于自身人品的口碑推薦,不強制推銷,并且能夠說出來哪里好。比如平臺所有東西都跟廠家直接對接,所以能夠保證正品,質量沒有問題。” 對于云集,小一似乎完全信任。

僅用半年,小一的“團隊”擴張至100人,她也順利成為主管。不僅如此,小一還成功地在自己團隊內培育出新的主管,后者將獨立運營、擴建社群,但仍納入原來主管后續(xù)經理升遷的考核范疇。

“雖然培養(yǎng)的主管會分走我的團隊,但要把事情做大,不能只顧短期利益。”小一說。

據說,現階段云集給予主管的考核標準是團隊季度銷售額5萬元,小一的團隊能維持在10萬元左右,銷售并不是難事。

小一在意的,仍然是擴充團隊,培育主管。

與店主5%--40%單品利潤相比,主管所得利潤低很多(從店主銷售利潤中抽取15%的服務費)。

更大的收益來自于培訓費,即成功邀請新店主后所得獎勵,目前為150元/人次。如果像小一這樣的主管能夠培育出8個新的主管,團隊總人數達到1000人,便有機會成為經理,據說這一級別可享受云集的期權及供貨權,這是她的野心。

我與小一面聊時,她團隊里的一位主管十分在意措辭的準確性,一旦我用到“拉人”、“發(fā)展”這樣的字眼,她會毫不留情地打斷我:“邀請,我們不發(fā)展,也不拉人。拉人的說法是傳銷。邀請他們加入,我們不是想掙他們的錢。他們的利潤跟我們沒有關系,店主之間是平等的。”

我還知道一位做到了“經理”的云集店主——小零。據說她擁有4000多人的“團隊”,每月銷售額超過400萬元,但在朋友之間依然要面對質疑——云集做的到底是不是傳銷?

這位資深培訓師總是這樣回答:“如果是傳銷,肯定是圈錢、拉人頭,而且傳銷沒有任何產品,需要不斷投入。云集從我這里拿不走任何東西,沒有投入和風險。”

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云集微店被微信封殺!微商淡出商業(yè)主流?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云集微店”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封閉的世界

云集不允許不同主管轄制的店主間私下交流,也不允許同一群組里的店主互加好友,一切信息傳達嚴格按照由上而下的方式完成。

我曾一次性向群內的多位店主發(fā)送好友申請,均無功而返。且不到五分鐘后,我的主管王大姐告訴我:“不要在群里加人,你剛剛被舉報了。”

“我想問問他們是怎么做的。”我說。

“你直接問我,我是你的邀請人。”王大姐告訴我。隨即她發(fā)給我一張微信截圖,上面顯示許多群都標注“禁互加”,意為禁止相互加好友。

通常情況下,云集的各個微信群都是云集創(chuàng)始人肖尚略的傳聲筒,有關于肖的動向和信息群內總是能夠“最先知曉”,類似于肖尚略去了哪個國家,跟哪個品牌談合作的新聞,會在第一時間以照片或者文字的形式在群內流傳,而主管級別以上的往往還會發(fā)布朋友圈,并號召群內店主響應。

但在7月17日這天,當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云集微店因疑似傳銷的模式被杭州市濱江工商局罰款近千萬元時,我所在的的店主群內,此事毫無聲息。店主們正積極參與每月16、17、18日的“石榴節(jié)”大促活動。云集創(chuàng)始人肖尚略則公開回應稱,這張罰單是他們?yōu)樘剿魃缃浑娚贪l(fā)展交出的學費。

有關云集的負面消息,在店主群內難覓蹤跡。我所在的幾個群,從來沒有人站出來懷疑,也沒有人分享過相關的質疑新聞,群內永遠是熱火朝天地討論掙錢之道、分享成功故事,以及宣揚云集價值。

成為云集店主的60天時間里,或許是我不夠努力吧,我的交易只有寥寥數單。一單是強迫同事買的,她下單,我付錢;另一單是強迫朋友買的,四盒藍莓56元,我賺得傭金2.8元。在這段時間,卻頻繁地遭受到來自朋友的嘲笑與嫌棄,我又怎敢去說服他們來做店主呢?

我的主管王大姐還在時不時發(fā)消息給我,有時是商品打折信息,有時則勸我多做生意,這樣才能多賺錢。我接受她的善意,但過往兩個月,我既沒有做出亮眼的銷售成績,也未能成功邀請一位店主,更沒有像王大姐一開始說的那樣——只要在上班間隙發(fā)發(fā)廣告,就能輕松月入過萬。

附:云集微店商品是真是假?云集到底是不是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