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客廳是什么?共享客廳誰買單?
2017年8月7日hi商學院最新消息,hi商記者分享共享客廳是什么?共享客廳誰買單?
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后,一種新的共享經濟業(yè)態(tài)也隨之誕生,街邊的咖啡廳華麗變身為會客廳。繼聯手摩拜打造摩力空間后,WStudio又聯手樂元素,打造了歡樂元素的主題共享會客空間。近段時間,聯合辦公在共享經濟的浪潮下,被推到了臺前。事實上,比起聯合辦公,共享會客廳更新,是近期才有的新模式。共享會客廳之所以在北京區(qū)域嶄露頭角,與京津冀區(qū)域的產業(yè)結構正在重新布局,要素流動頻繁有極大關聯。但在五花八門的共享經濟中,其實也并不都是有著共享的本質。
需求造物
近幾年來,共享經濟如火如荼,共享經濟的不同模式頻頻浮現,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詞匯。如今,“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以及“共享充電寶”在街頭已是常見,“共享雨傘”、“共享睡艙”外,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共享珠寶”等五花八門的共享種類。
共享客廳是什么?
目前,部分地區(qū)還出現了“共享會客廳”的模式,旨在將閑散的茶館、咖啡廳等這些空間資源共享起來,為中小企業(yè)提供洽談交流的平臺和空間。
WStudio是聯合辦公品牌無界空間孵化的一個全新品牌,通過手機App或者微信小程序即可預訂會客廳,費用在每小時50-300元不等。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共享會客廳不僅是WStudio在運營,義烏、上海、西安等地也陸續(xù)開始。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共享會客廳的出現,充分說明當前互聯網經濟下各類社交資源的聯結,也和當前商務經濟發(fā)展下的快節(jié)奏有關。通過對一些辦公物業(yè)等進行改造,吻合了此類市場需求,也會有特定的群體迎合此類業(yè)態(tài)。
對于京津冀項目來說,當前各類商務資源導入速度會比較快,而且后續(xù)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會增加,這些內容都有助于增加相應的配套。總體上看好共享會客廳未來發(fā)展前景,但建議在小眾范圍內試點。從實際情況看,類似產品本身也會帶來很多新的機會,比如說一些針對創(chuàng)業(yè)和商務的社區(qū)配套等也會增加,也有助于加快創(chuàng)業(yè)資源的融合。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guī)模超3.9萬億元,增長率為76.4%。2016年全國分享經濟平臺的就業(yè)人數約585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共享經濟”的市場潛力巨大。不可否認,“共享經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改變,提供了便利,但同時如何看待它也值得思考。
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部分消費者認為,五花八門共享經濟中,其實也并不是所有的現象都有著共享的本質,現在出現的共享新現象其實還是租賃,只是銷售模式改變了一下而已。而共享經濟,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教育醫(yī)療資源等。
共享?租賃?
一些共享會客廳的出現實際上是搭載在咖啡廳的獨立包間中,把它整合到一個平臺進行分時租賃的業(yè)務。目前,許多咖啡廳都有類似相對獨立的包間,同時收取基礎的租賃費用。這個平臺實際上是把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在目前這種商務背景下,共享會客廳的出現與發(fā)展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商務會議需要一個相對私密又輕松的環(huán)境,商務人群在選擇時,往往會選擇自己更加熟悉或者工作地點周邊的空間,但是當他們進入一個陌生的區(qū)域時,就很難尋找到類似的商務類型產品。在亞豪機構市場總監(jiān)郭毅看來,共享會客廳正是抓住這些人客觀的需求,解決目前商務辦公或者商務社交上需求端的一個痛點。此外,對于咖啡廳、茶室來說,一般空置率較高,共享會客廳分時租賃的業(yè)務也可以提高它的使用效率。
在共享會客廳的發(fā)展歷程中,關于它的盈利模式也是業(yè)內關注的焦點。除業(yè)主方和使用方外,共享會客廳有第三方加入,那么共享會客廳是向業(yè)務方收取租金分紅,還是收取使用者一定的服務費用呢?它的盈利空間究竟有多大成為了投資者們關注的重要問題。
郭毅認為,共享會客廳這種業(yè)務的租賃費用不會太高,再加上一些消費也不過1000元左右,消費低的只有幾百元,共享會客廳能否讓消費者為此買單,消費者的服務體驗與收費是否對標很關鍵,這也是決定它使用效率的一個重點。
事實上,目前許多共享經濟其實都會比較困難,共享辦公大多是打造一個租賃平臺的商業(yè)模式,作為第三方的服務機構,盈利空間有一定局限性。因為它只起到一個居間服務的作用,特別是這些交易環(huán)節(jié)客單價比較低,這就需要一個龐大的消費量規(guī)模的支撐來實現一個較高的盈利收入,如果缺少規(guī)模,類似的平臺很難實現一個較好的收益。
此外,共享會客廳在調用第三方資源時,對于業(yè)主方來說,它自己出租跟在第三方平臺上出租,是否會出現資源上的相互占用或者浪費的情況,這些問題都需要規(guī)避。在服務環(huán)節(jié)上的這些小細節(jié),都需要共享會客廳平臺去考慮,制定出一個相對合理的,能夠統(tǒng)籌業(yè)主方、消費者、共享平臺三方利益的一個模式出來。
痛點待解
過去,入駐成本高、體驗差、服務不到位成為了阻礙聯合辦公發(fā)展的瓶頸,但共享會客廳采用即時預訂,分時付款,也就解決了一直以來場地租賃市場租金貴、選擇少的問題。
無界空間創(chuàng)始人兼CEO萬柳朔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創(chuàng)立WStudio是基于自身發(fā)展和市場痛點的考慮。
有數據統(tǒng)計,美國聯合辦公巨頭WeWork在全球有差不多10萬個會員,比例占到了其全部入駐企業(yè)員工的60%-70%甚至更高,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則相當尷尬,只有估計5%不到,5000個工位中可能只有200個會員,更為尷尬的是,在中國這樣的會員服務只有在聯合辦公空間之內才能夠享受到,一旦脫離了實體空間,服務等于沒有。這就要求辦公空間的密度一定要大,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會員的利益,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現在中國的聯合辦公企業(yè)很難做到這樣。除了會員體系建設的需要,基于市場痛點的反饋也是創(chuàng)立共享會客廳的重要原因。
據介紹,WStudio與咖啡店采取的是 “無需付店租,只按比例分成” 的合作模式,就像之前Uber的租賃模式一樣,而所有會議室的裝修都是WStudio一手操辦,不需要花費咖啡店任何的費用。
目前WStudio已經與大概40個咖啡廳達成了合作,WStudio項目負責人高文心表示這個數量在今年底可以達到200個左右。WStudio的用戶群體是所有有場地需求的人,包括移動辦公、面試、培訓、聚會等服務。WStudio主要是將過去工位的概念轉換到會員服務的概念。WStudio目前會員數量已增至5萬人。
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WStudio共享會客廳的業(yè)務實際執(zhí)行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不像共享單車可以隨時騎走,隨時停靠,共享會客廳是需要提前預約的,而在像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交通擁堵或者其他事情帶來的遲到問題,很可能使得你無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到達會議室進行相關的工作。
“所以,前期的用戶引導是很關鍵的,用戶的意識很重要,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去培養(yǎng)用戶預訂的習慣。除此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共享會議室的密度,當密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何保證遲到的用戶可以迅速找到下一個空置地方的會議室進行預約,都是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非常重要的問題。”高文心如是說。
相關閱讀推薦:<共享床鋪:是商業(yè)創(chuàng)新還是概念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