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借“免責條款”回避顧客現(xiàn)象泛濫
隨著網絡的發(fā)展,網上交易已經不新鮮了,但是很多網店打出了一些自行制定的 “免責聲明”,比如“快遞簽收后不負責退換貨”“產品顏色與圖片有區(qū)別,不成為退貨理由”“尺碼不對不在退貨范圍之內”等等,而且通常會在網店上不起眼的地方標有諸如 “點擊購買意味著接受交易條款”之類的專門注解,一旦出現(xiàn)購物糾紛,消費者很難維權。
“當時從網上看鞋子的照片,感覺樣式非常好,于是就買了,可拿到貨才發(fā)現(xiàn)材料和做工都非常粗糙。”市民孫女士不久前從某網站購買了一雙休閑鞋,拿到貨后發(fā)現(xiàn)質地與她想象的差距非常大,而且顏色也和圖片有差異。
孫女士隨即聯(lián)系賣家,要求退貨,可賣家的答復是:他們在銷售商品的網站上早就作出了說明,商品存在色差屬于正常情況,而且已經售出,沒有質量問題,不能退貨。隨后,孫女士在網頁的一角看到了這個“免責聲明”。
市民王先生在某易物網站上看上了一個花瓶,于是花了120元訂購,并且加付了15元快遞費。幾天后王先生收到一個包裹,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要他簽收后,才把貨物給他,王先生打開一瞧,送到手里的竟是一堆花瓶碎片。王先生首先找到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王先生已經簽收了包裹,無法證明貨物損壞與簽收貨物的前后時間。王先生只好又聯(lián)系賣家,賣家則表示,他們發(fā)貨時貨物完好無損,而且免責條款內有說明,貨物發(fā)出后在運輸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他們是不承擔賠償責任的。
網站先為自己“免責”,具體到網店,又會如何“甩干”自己的責任呢?在實際中,各自的“免責條款”五花八門,基本都是針對售出的貨物調換和退貨環(huán)節(jié)而定。
據(jù)了解,目前網店普遍實施的退換貨規(guī)則并非完全不需要消費者承擔費用,一般中小型的賣家,如果產品本身沒有問題,只是買家單方原因的退換貨,是需要買家自己承擔運費的,而一些大型網商,出于市場、信譽等方面的考慮,一般都會承諾免費提供退換貨服務,但一般僅限一次。
“相比傳統(tǒng)的購物方式,網購看得見摸不著,難免會出現(xiàn)不合心意的情況,商家應該滿足調換或者是退貨的要求。”王女士是位標準的網民,從家里的水電費到鍋碗瓢盆、衣帽鞋襪,幾乎都是通過網絡完成交易,有合心意的時候,也有不順心的遭遇。
王女士表示,有很多買家通過網購等方式買回物品后才發(fā)現(xiàn),貨品沒有之前了解的那么好,比如顏色或尺碼不對、商品和網店描述不一致等等,這些情況都面臨退換貨的問題。在王女士實際操作中,一些正規(guī)商家會準許調換,但也有商家為了減少調貨或者退貨,會在交易網頁內,私自提出自己的“免責條款”,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有些“霸道”。
商家自設“免責條款”,給消費者購物帶來諸多隱患,然而作為商家本身,也在擔心沒有這些“免責條款”的庇護,將帶來很多的麻煩,甚至會引發(fā)一些惡意維權,危及網站和網店的存亡。
小李在某知名易物網站上開了一家服裝店,他在網站內聲明,貨品一旦售出不得退貨,貨品寄到三天內可以要求調換,而且郵資消費者自負。“我們開網店原本就掙不了幾個錢,如果每天賣出的貨都得換來換去,甚至免費退貨,還掙啥錢呀。”小李說,一旦取消免費條款,將很難保證銷售額,再算上郵資,他根本承擔不起。如果遇到惡意退貨的消費者,風險就全部轉移到網店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