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電商紅海來襲,微商微信搜索或迎搶灘

2017-05-17|HiShop
導讀:HiShop最新關注 【hishop網訊】若不是被人問起,小燕子(化名)還沒有發(fā)現,原來這兩三年自己關注了這么多 微信 公眾號。 在小燕子關注的微信公眾號中,大致分為新聞、運動、美妝和...
HiShop最新關注

若不是被人問起,大家可能還沒有發(fā)現,原來這兩三年自己關注了這么多微信公眾號。

在關注的微信公眾號中,大致分為新聞、運動、美妝和文學等幾大類。也不知是從何時起,這些原本靠著內容吸引她的公眾號,也開始賣東西了,而她并不排斥這些美妝號賣個口紅,運動號賣個健身裝備,文學號開個線上書店。

我們可能慢慢才認識到,手機中微信耗電量的占比越來越高。微信不再僅是一個聊天軟件,正慢慢變成她生活中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甚至成為了一個貼身伴隨品。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微信今年在用戶手機中的平均耗電量已經超過50%,而在2015年,這一數字還在20% ~30%的區(qū)間內。同時,每天大約有50萬個微信公眾號在更新,頁面瀏覽量達到了50億次左右,并在不斷上漲。

內容電商紅海來襲,微商微信搜索或迎搶灘

中心化的微信要玩“去中心化”

據了解,目前手機App的平均日活量為3% ~5%,而公眾號的打開率為10% ~20% 。同時,公眾號日均PV達到50億次,也已超過百度的日均搜索次數,這意味著微信公眾號已經取代百度成為最大的信息分發(fā)平臺,中國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從搜索變成了內容,微信搜索的內容強弱側正在發(fā)生改變,已經顛覆傳統(tǒng)搜索引擎數據的概念。伴隨微信公眾號、各大微店平臺、小程序的出現,微信及微信搜索儼然已經是另一個維度的新網絡世界,公眾號就類似于之前的網站,微店就相當于淘寶、天貓等電商,小程序就等同于我們所使用的各種軟件。

這些數據都證明微信早已不只是交流溝通的工具,它逐漸形成了一個中心化生態(tài),占據越來越多的“國民總時長”。而這個在絕大部分用戶的手機耗電榜拔得頭籌的App,卻要在自己“中心化”的池子里玩“去中心化”。

“微信公眾號有2000多萬個,他們在共同分割微信的8.9億用戶。目前微信還沒有粉絲過2000萬的超級大號,每一個賬號都有各自的主題和精準用戶。大部分公眾號是用兩種思維來“圈地”,一種是內容思維,另一種是流量思維,用內容來賦能得到流量。”

目前,第一波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和流量格局已定,這些參與者在付出大量的傳播成本和求粉運營成本之后,終究要尋求變現。從去年開始,大批公眾號開始瘋狂尋找變現方式,其中包括廣告、電商、內容付費、社群和IP化等等。

hishop表示,公眾號有兩種屬性,一是媒體屬性,二是渠道屬性。此前公眾號的媒體屬性會更強烈一些,粘結力較差。他們要想真正的產出價值,短期或隨機變現是不行的,要將內容和流量思維切換成產品和服務思維。

自媒體做電商才是最好出路?

目前自媒體變現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是廣告、電商和知識付費。在公眾號媒體屬性凸顯時,廣告是第一收入來源。據悉,目前頭部公眾號萬粉報價為1000-2000元,腰部賬號為500-1500元,而草根號僅有100-200元左右。

“自媒體們會很快觸摸到廣告變現的天花板,若是沒有長期合作就不能很好的運營和發(fā)展。同時,廣告行業(yè)需要大規(guī)模曝光,自媒體廣告僅是整個廣告市場的殘羹,沒有挖掘出自身的價值。而自媒體精準的流量是有利于轉化的,它可以在垂直領域里高頻次接觸用戶,這決定了和廣告屬性相比,自媒體的渠道屬性更為強烈。”

此外,在他看來,知識付費是線上出版,是虛擬商品的銷售,是內容電商含義的一種延展?,F代知識更新速度快,但傳統(tǒng)出版行業(yè)速度慢、效率低,它不能幫用戶去解決當下的問題。知識付費更加高效和便捷,解決了這部分痛點,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是公眾號如果真的做只是付費,需要去上游簽約作家、版權方和IP方等,整合碎片化內容,那這個門檻相對較高,所以自媒體的渠道價值仍大于媒體價值。

我們一般的看法是自媒體的渠道屬性決定了自媒體更適合做電商。電商帶來的毛利高、復購多、形成粉絲閉環(huán)等好處,也有利于其自身的長期發(fā)展。“現在自媒體做電商有兩種玩法,一是在淘寶做內容電商,但這也許會把粉絲導給淘寶;二是公眾號在自己的體系內做電商,形成閉環(huán)。”

而現在要做的事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幫助自媒體自己做電商。

據介紹,hishop通過內部的核心數據系統(tǒng),對850萬公眾號的文章進行抓取分析,通過機器學習和語言分析,判斷出公眾號適合的品類客單價和品牌,再通過這些維度幫助他們選品。同時,hishop也在扮演多種連接器的角色,連接公眾號和品牌,連接公眾號和供應鏈端,以此來解決自媒體做電商時遇到的短板。

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我們認為,自媒體若想提高電商復購率和用戶忠誠度,需要做好以下四點。

一  是養(yǎng)成粉絲心智,這也是核心。通過長期、高頻和有規(guī)劃的電商運營養(yǎng)成粉絲心智,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三到六個月。

二  是通過內容為商品和服務賦能,讓用戶感受到你為他提供了獨特且有價值的服務;

三  是做自有品牌的ODM,利用品牌口碑和黏性提升用戶認可度,類似于網易嚴選;

四  是通過微信小程序創(chuàng)建商城入口,方便用戶尋找,提升復購率。

小程序給了內容電商更大想象空間

hishop認為,小程序的出現會增加公眾號本身的連接能力。在小程序出現前,公眾號的交易入口是依靠“閱讀原文”進入,轉化率極低。公眾號文章里傳統(tǒng)的H5廣告打開率一般僅有1%-5%,而小程序可以把這一數字提升至20%。

而商業(yè)發(fā)展和創(chuàng)業(yè)風口都是在朝著成本低、有紅利和效率高的方向走,小程序運營成本低、轉化率高、復購率高的特點都會給內容電商更多的想象空間。

“在沒有小程序之前,自媒體沒有連接能力,只有媒體能力。它可以幫助自媒體連接成熟商業(yè)模式里的任何服務,連接電商、商品、品牌、廣告和社群,并可以幫助沉淀粉絲。這個連接力影響的不僅僅是自媒體人,也許會讓中國商業(yè)迅速走向微信生態(tài)。小程序會是一個分水嶺,會讓流量重新洗牌。”

在不少人眼中,內容電商是整個電商行業(yè)的一波巨大紅利,其流量成本低、打開率高、品類相對成熟、垂直精準和接近用戶心理等特點,都會給傳統(tǒng)電商有力一擊。

hishop表示:“馬云提出的新零售C2B是Consumer to Business——消費者到企業(yè),而我認為C2B應該是Contents to Business——內容到企業(yè)。內容可以覆蓋一群有相同需求的人,而服務一群人的經濟效益會遠大于服務一個人。”

現在看來,若有一天淘寶會輸,那一定是輸給去中心化電商的無形網絡。

請大家繼續(xù)關注HiShop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