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芒雜志小程序怎么樣,輕芒小程序+的內容運營模式 ...
上半年,小程序以非常原始、生猛的方式闖進了億萬用戶的心智。從4399復刻而來的小游戲、刷屏的復活鏈接到拼團、分銷、抽獎、紅包等社交電商們屢試不爽的“新玩法”,讓小程序的青春期看起來充滿了各色誘惑和糾結。
趕紅利期的人很多,真正做產品的人卻還很少。優(yōu)秀的產品來自對新需求、新場景和新生態(tài)的洞察,驕傲的產品經理一定不愿意只做個大家一哄而散的東西。所以,我希望暫時離錢稍微遠一些,看看那些慢慢磨產品的小程序創(chuàng)業(yè)者們都在做些什么。
這一期文章要探討的是:內容資訊創(chuàng)業(yè)在小程序的載體上,有什么創(chuàng)新的玩法?
第一,「輕芒雜志」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保持在阿拉丁內容資訊小程序榜的Top3;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新華社通過「輕芒小程序+」答題功能生成的“新華答題”小程序,3天時間里,30萬用戶參加了100萬場對陣答題比賽。
這個小程序的表現超出了合作雙方的預期。很多大多數讀者原本不會了解的兩會內容,因為答題的形式,被更多讀者消費。有一名用戶在新華答題上停留了25個小時,意味著他基本消耗掉了題庫中的所有問題。這表明,對陣答題作為一種內容消費的載體,開拓了一些新的、有想象空間的內容互動方式。
那么接下來,我們將在這篇文章中, 分享一下王俊煜創(chuàng)作「輕芒小程序+」背后的邏輯,并且拋出幾個關于內容互動的新鮮腦洞。
推文之后,離開之前
微信公眾號面臨顯而易見的問題,打開率下降,粘度降低。公眾號和用戶的關系一直以來簡單直接,但是這逐漸成為了內容創(chuàng)作者在這個生態(tài)里面臨的瓶頸。
通常情況下,用戶看到了好友轉發(fā)的文章,點開看,很喜歡,然后選擇關注;關注后,公眾號定期推文,看到喜歡的標題打開看,以后用得到的內容收藏,需要讓閨蜜知道父母注意的事情分享,需要向全部好友表達自己的東西則會發(fā)到朋友圈;而絕大多數被用戶消費且感興趣的內容,只有少部分人會參與評論,大多數人則會直接退出文章界面。
「輕芒小程序+」希望在用戶消費了推文內容之后、離開公眾號之前,再做點什么。
「輕芒小程序+」主要面向內容創(chuàng)作者,為他們提供免費、快捷的互動小程序生成工具。目前,輕芒小程序+ 主要覆蓋知識答題、社群互動、內容分享、內容聚合和內容付費等多種幫助內容呈現和組織形式更豐富的工具。截止去年 11 月有超過 10000 個小程序通過輕芒小程序+ 生成。
原本一次性的內容消費,通過互動的形式,可以對用戶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 知識類的內容通過對陣答題的形式,不僅讓用戶對內容本身更加有意識,也會給他們帶來比簡單圖文更愉悅的內容消費體驗。
王俊煜說他們一直想幫助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生產出高質量內容——一種不那么容易被其他內容替換的內容消費。 關于兩會的圖文內容原本可能不比明星八卦搞笑段子更具吸引力,但是在對陣答題的載體上,它可能會從更多刺激用戶動物本能欲望的內容上奪回來一些注意力。
優(yōu)質內容一直都不僅僅是語言或者圖像本身,王俊煜認為內容是一種敘事方式。 除了要“敘”的“事”之外,“敘”本身就是內容重要的組成部分。
媒體和內容行業(yè)一直都是新技術的積極嘗試者,新的技術意味著新的工具,新工具就意味著新的“敘”的方式。那么,對于內容形式愈發(fā)單薄的公眾號創(chuàng)作者來說,可能承載多樣內容形態(tài)、觸達多樣場景的小程序正是當下內容行業(yè)的新工具。
對陣答題是小程序這一新工具對“敘”方式的提升。而這一改變,不僅僅影響了原有公眾號粉絲與內容互動的積極性,同時考慮到社交流量“去中心化”這一最大特點,也影響了內容創(chuàng)作者向原有粉絲群體之外的用戶“敘”事的方式。用戶可以把答題程序分享給好友、群組甚至朋友圈,這個過程就是“敘”的力量的增強。
微信小程序的威力在于它的想象空間。答題小程序只是一種“敘”的方式,它創(chuàng)造了用戶被“事”觸達的一種新場景(與好友對戰(zhàn)中被觸達)。 但是,我們研究小程序,并不只是為了解釋已經成功的小程序為什么成功,更重要的是,通過研究小程序更底層的生態(tài)特點,來暢想觸達的新方式、“敘”的新辦法。
想象力拋轉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