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op用戶淺談目前水果電商所面臨的困難
水果也能“上網”嗎?
的確已經有人在啃這個硬骨頭。
2005年,易果網就已經上線;2007年,上海大學畢業(yè)的MBA李永鋒和幾個同學創(chuàng)立優(yōu)果網;2009年,王偉從外企辭職,創(chuàng)立天天果園;而這一年,從事外貿生意的丁謀也在廣東成立了網上水果店百森。
“人們對水果的需求已經從能吃上水果向吃好的、健康的水果轉變”,李永鋒認為,借助網絡,能夠縮短水果從果園到消費者的時間和空間,還可以縮減流通環(huán)節(jié),讓上下游都獲益。
但幾年做下來,李永鋒感受是,“網上賣水果,確實不太容易”。
截至目前,國內的網上水果店還沒有一個領導品牌。成立較早的易果網被眾多業(yè)內人視為行業(yè)No.1。據其官方信息,目前易果主要覆蓋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的共30多個城市。但在“長江三角洲,除易果站點以外的部分地區(qū)單筆訂單須滿萬元才能送貨”。
一位業(yè)內人士預估,“易果目前的營收約為幾千萬,如果過億元,我會比較吃驚”,這并未得到易果網的證實。2010年,優(yōu)果網營業(yè)額在1000萬左右,實現基本持平,“今年預計營收達到2000萬”;而丁謀告訴記者,去年百森的銷售數據是800萬元;佳果網的規(guī)模則更小。
標準化、物流配送和人才成為制約國內水果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幾大難題。
“水果本身作為農產品,就不可能100%標準化,比如今年雨水多,就可能導致口感和去年有些差別,剛采摘下來的水果和存儲一段時間的也有差別”,李永鋒稱。
但在國外,水果至少可以相對標準化。
以美國的為例,各種農業(yè)協(xié)會在標準化問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新奇士協(xié)會是其中一例,這是一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非營利機構。新奇士協(xié)會對會員(果農)每一棵果樹的成熟期都有精確的電腦統(tǒng)計,從而使產量均勻公布在各個時期,協(xié)會也會向果農提供采摘、篩選、包裝全套服務,摘果過程中就進行了第一次人工挑選,摘完后,又用機器自動挑選水果,再按照大小分成不同的包裝和價格。
所以,無論是易果、優(yōu)果、佳果,還是天天果園,百森等,都無一例外地以銷售進口水果為主。
但在李永鋒看來,進口水果和國內高端水果的消費現在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的量還沒起來。所以,目前優(yōu)果網僅在上海一地發(fā)展,而百森網也只覆蓋了廣州和佛山兩個城市。
而國產水果的現狀是:果農分散化經營,“還很少有人去做標準化”。佳果網的負責人蔣敏就感嘆,“即使是國內比較有名氣的諸如阿克蘇蘋果、贛南橙,他們的品質是什么樣子,我們只能憑感覺想象”。
百森、優(yōu)果網等也在嘗試往上走,即與果園合作,但丁謀認為,這也不是個簡單易行的方案,需要財力、物力和技術等的綜合實力。
物流配送對電商的制約顯而易見,但對水果電子商務而言,制約似乎還不在于量,而在于水果的特殊屬性。
李永鋒稱,選擇第三方物流的問題來自兩方面:其一,第三方配送容易導致水果破損,甚至缺斤短兩;其二,如果客戶不滿意,可以拒收,但第三方配送很難做到反向物流,而如果客戶接收后再快遞給水果店,考慮到食品的安全性,這批水果最終很可能會被銷毀處理。
另外,水果的易損性導致其不適合遠距離運輸。所以,密布網點成為全國擴張的必然要求。在蔣敏看來,布點也并非易事,“一是看你在當地及周邊是否能找到供應商,第二,當地網購水果的量是否足以支撐這個分支機構的運營?”
因此,天天果園、優(yōu)果網等不得不從一開始就自建物流。
李永鋒和他的幾個同學就常遭遇“身份質疑”,“我們都文質彬彬的,人家怎么看都不覺得我們是搞水果生意的”,李永鋒說,現在從事水果行業(yè)的人,素質普遍較低,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的事并不新鮮,所以這幾年他們的網上水果之路也走得有些曲折。
“現在很多在水果行業(yè)做了很多年的人,已經意識到電子商務是必然趨勢,但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持他們的轉型。”佳果網蔣敏認為,這個行業(yè)從業(yè)人員層次較低的現狀又限制了高層次人才的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