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核心是什么丨流量

2018-09-11來源:[db:來源]閱讀量:作者:鄧文君

  從2016年馬云提出新零售,對于這個業(yè)態(tài)的爭論就從未停息。2017年,各種號稱新零售的企業(yè)開始大量涌現,大的有阿里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中小業(yè)態(tài)包括無人零售、無人便利店、自動售貨機等諸多的形態(tài)。

  后面,我們又看到互聯(lián)網巨頭對線下商超的大量并購,以及新型便利店的崛起。

  綜合一年多線上線下實體與商業(yè)構想的不斷變化,新零售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如何來界定?什么樣的商業(yè)體是新零售的核心驅動?在現階段以及未來幾年,針對創(chuàng)業(yè)者新零售不同層面的具體機會在哪里?

  新零售的兩種界定

  現在新零售的概念非?;穑瑒?chuàng)投圈對新零售的構想有很多,每個人對于新零售都有著不同的解讀,認知上也都有差異。我將新零售分為了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

  廣義上,在零售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都可以稱為新零售;

  狹義上的新零售,我在最近出版的《新零售的未來》中做了標準的定義,就是在技術驅動效率提升下,雙向流量的服務性零售。

  對于狹義零售的解讀可以從三方面來講。首先,不論新零售怎么發(fā)展,它在本質上依然是零售,而零售就需要售賣大量不同種類的商品,需要是一個大雜燴式的平臺。20個SKU那不是零售,那是連鎖業(yè)態(tài),所以新零售一定真的是零售。

  其次,什么是雙向流量,其實就是O2O。但不論是Online還是Offline,都要在原來的邏輯上進行更深的演化,關注線上線下的融合,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流量。

  此外,服務性零售,就是指業(yè)態(tài)融合。比如我們賣貨的時候,流量達到了瓶頸,想要繼續(xù)增流,就可以通過增加服務性流量,將體驗、娛樂、教育都放在一起,用那些流量來為我們的零售負責。

  現在新零售延伸出來很多概念,比如阿里巴巴叫新零售,京東叫無界零售,蘇寧叫智慧零售,叫法不同,但邏輯和內核都是一樣的,本質上都是想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進一步獲取流量,提升成本效率。線上連接線下后,它變現的渠道就可以通過供應鏈延伸。

  新零售的核心是對流量的獲取

  流量成本的提高是新零售產生的根本原因。新零售的產生與技術發(fā)展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流量成本不斷提升,舊的業(yè)態(tài)模型破裂,B2C流量成本快速提升,電商流量紅利也逐漸枯竭。

  為了進一步挖掘流量紅利,就出現了新零售,來打通融合線上線下。所以在新零售里,流量是核心。

  其實零售的本質就是兩個端口,一端是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需求,即場景端;另一段是對接更高效的供應鏈。從場景端來說,不論是提升效率,還是加深體驗,其目的都是為了吸引流量。而零售平臺獲得了充足的流量后,它就可以對供應鏈進行調整,壓縮成本,獲得利潤。

  從流量思維出發(fā),真正獲取流量,要突破的核心就是對品類的區(qū)分。

  我們要把高頻和低頻的消費品類區(qū)分開,把高頻作為核心,著重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優(yōu)化。因為零售的核心就是爭奪流量,高頻消費品類才是新零售平臺的價值所在,低頻沒法做成新零售。

  具體來講,在新零售搭建的平臺上,高頻品類流量高、再加新零售自帶的業(yè)態(tài)融合,對流量吸引就有疊加效應;而低頻消費品類流量太低,是沒有辦法帶來流量增量的。

  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低頻的產品利用新零售平臺推銷產品,但它自己不太可能成長為一個平臺?,F在大家拼命投生鮮,就是因為圍繞著吃的生鮮產品是高頻消費。線下超市對生鮮產品越來越關注,也是因為這類商品可以吸引人群,保證流量。

  有些人擔心對流量的關注忽視了消費者的體驗。但實際上,體驗本身就是流量,這兩者不矛盾。其實就是人的純購買需求滿足了,然后才開始考慮體驗。零售業(yè)是要爭奪消費者注意,爭奪消費者時間的。

  因此,我們第一步要對實用時間進行爭奪,第二步才是對娛樂和體驗時間進行爭奪。比如早上餓的時候人想要吃飯,誰能第一時間把飯送過去,誰就贏了;在大家速度都很快的情況下,才開始考慮誰提供的服務好這種體驗上的事。這都是流量競爭已經極致化,要額外搶流才做的。

  利潤是流量獲取后的結果

  高流量能不能帶來最后的利潤,是大家經常會討論的一個問題。我們首先得明白,利潤不是消費者提出的,它是企業(yè)為了自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的。作為消費者,他本身不會考慮你企業(yè)賺不賺錢。但是企業(yè)的利潤來自消費者,沒有消費者的話,企業(yè)是沒法賺到錢的。所以利潤可以說是消費者帶來的副產品。

  德魯克說企業(yè)的目的是什么,是最大程度創(chuàng)造它的用戶。而創(chuàng)造用戶不就是獲取流量嗎?所以可以說,企業(yè)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掙錢,企業(yè)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獲取用戶。利潤是獲取用戶后的一個結果,不是原因。

  而且現在,由于資本的推動,獲取利潤的時間點后移了。過去利潤很高的時候,是開一個店,掙到錢就再開一個店。而現在,微信不賺錢,但它連接了數十億的流量,它想什么時候變現就能什么時候變現。

  2014年微商大爆發(fā)的時期,通過簡單的人與人之間介紹的方式,不少微商品牌在短短一兩年內就可以做到十幾億。之后,以云集為例,通過一層分銷,降低產品價格,也獲得了極大成功。

  現在比較火的拼多多,其實也是微信流量的受益者。它們都是通過對接微信龐大的流量,通過低價銷售等手段,吸引了并未被傳統(tǒng)電商吸納的流量。拼多多崛起的空間就是那閑置的4億流量。

  1、互聯(lián)網、流量碎片化對零售業(yè)的沖擊

  零售業(yè)本身就是一個煎熬的生意,它的成長過程非常痛苦,本質是搶占更多的流量,形成規(guī)模效應。互聯(lián)網的加入,使得零售業(yè)的競爭變得更加極致了。

  互聯(lián)網做的最多的就是延伸跨界、跨地域以及轉化更新。對零售業(yè)來說,互聯(lián)網增加了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方式。原本消費者購買一個東西,他得跑到門面店里。

  但是現在,他可以通過手機APP下單,可以通過好友分享下單,也可以到店消費。所以即使零售業(yè)背后的供應鏈沒有變化,不同零售平臺間的競爭卻更極致了。

  而且隨著互聯(lián)網不斷的深入發(fā)展,流量碎片化的情況也越來越明顯?,F在我們能發(fā)現流量很難集中在某個特定的零售平臺上,它們是分散在很多平臺上的。

  我之前做過大賣場,大賣場作為主要流量時,只要做好兩個省的賣場,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業(yè)績。這時,需要做的就只是經營好賣場,讓競爭者拿不到流量。通過在大賣場做廣告,做促銷,做終端攔截,就可以精準的取得大量流量。

  但是今天我們看,618搞的很累,雙11搞的疲憊的不行,因為有太多賣貨的平臺了,大家都要爭流量。而且今后巨頭也在被新的巨頭流量更迭,比如現在大家都在蹭的拼多多。越靠近新零售,就越有新的平臺崛起,而崛起的平臺又將繼續(xù)分散流量,于是流量就更加碎片化。

  流量碎片化將會對所有的商業(yè)組織造成沖擊。對零售業(yè)來說,它們吸引消費者,打動消費者,刺激流量的難度越來越大;對品牌商來說,它們需要重新設立組織結構,應對更加多元的渠道變革。因為不同的銷售渠道所需的銷售策略完全不同,在賣場中和在拼多多上售賣產品,方法完全不同。

  品牌商的難題在于,如何組合各種渠道,設定銷售策略。這可能還需要慢慢演化,需要它們不斷計劃,再根據流量調整,在不同階段選出這個時間段里流量最佳的渠道,抓住流量紅利,這樣一些商業(yè)組織才可能崛起。

  2、新零售創(chuàng)新需要大平臺驅動

  現在零售業(yè)態(tài)有兩類,一類是相對傳統(tǒng)的大中型企業(yè),一類是有強大資源和資金支持的新零售業(yè)態(tài),比如說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做新零售,前提是需要一定的規(guī)?;A。

  規(guī)模對于所有業(yè)態(tài)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沒有規(guī)模,供應鏈都很難保證。所以對于大多數零售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區(qū)域稱王,有了區(qū)域稱王的基礎,我們再講第二步,比如怎么做供應鏈整合,怎么把線上線下的流量打通。

  所以只有區(qū)域的獨角獸,大的平臺企業(yè)才能帶動行業(yè)的變革。中型的業(yè)態(tài)其實很難自身變革,因為智能、云計算很多工具對它直接效益的提升是有限的。比如盒馬,未來它的速度加快,遍布全國后,我們就可以依靠盒馬的速度引導整個行業(yè)發(fā)展,但不能指望整個零售支撐變革。在商業(yè)中沒有群體效應,它是叢林法則。

  零售業(yè)里一個牌子能不能成,或者說要做成新零售,首先要看規(guī)模,規(guī)模到了之后再說模式,模式只是一個可復制的基礎。真正的零售是要像野草那樣,不是像玫瑰花,你要在最短的時間把每個地方占滿了,每個地方能掙一點點錢就對了,這樣玫瑰花就熬死了,這就是零售。

  此外,一家零售公司能不能成品牌,還要看競爭格局。競爭激烈的地方,就很難做起來。因為你形成不了規(guī)模,在博弈過程中成不了那個龍頭。要么就是你不差錢,前期可以一直補貼,一直往里投錢。

  1、新品牌的階段性流量紅利

  從廣義新零售來講,現在有一批新品牌企業(yè)崛起,比如說三只松鼠、周黑鴨、江小白、喜茶等,它們占據了細分品類先期巨大的流量紅利。

  一個時段的流量紅利對品牌的崛起有著無比重要作用。品牌商都是流量階段性紅利的受益者。當下,新品牌的產生也與其品類對應的渠道流量紅利有關。比如小米生態(tài)鏈的的品牌成功與小米網的流量紅利不無關系。

  產品的品類特質會決定品牌的流量,從而決定這一品牌的長期發(fā)展。當前一些茶飲品牌,如現在很火的日本新式茶飲,通過在營銷上的做法和對茶飲產品的創(chuàng)新得到了巨大的網絡效益,擁有極大的流量。但是我對它未來的長期發(fā)展還存有疑慮。

  因為對茶飲品牌的思考還需要回歸茶這個品類本身。我認為像茶這樣的品類是比較辛苦的,因為它的變換是有窮盡的,而消費者本身又是喜新厭舊的,它得不斷改變它的姿勢才可以維持流量。

  同時,我也不贊同用咖啡品牌推導茶飲品牌的發(fā)展,因為兩者還是不同的,最基本的,茶的上癮性就不如咖啡。

  一個大的品牌,它的根基就是品類的特性。在幾十年間可以維持品類特性不變的產品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好產品。

  一個品牌如果可以穿越多個周期,保持自己的產品特性,大眾就會對這個品牌形成獨特的記憶,這種獨特的產品記憶可以轉化為長久的流量。品牌就是一定流量條件下消費者的信任和彰顯。比如我拿出茅臺說喝茅臺,這叫彰顯。

  2、圍繞新人群變化成為一種核心能力

  現在很多新品牌都在提以消費者為中心,其實核心關注點是新的人群。我們得明白,人群和業(yè)態(tài)的關系是業(yè)態(tài)因為人群變化而變化,而人群是不會為業(yè)態(tài)變化而變化的。

  現在90后、00后的消費者逐漸崛起。這些年輕人其實是更理性的消費者,因為他們什么都見過,不會像我們當年那么盲目,沒見過才會瘋狂。

  現在的年輕人什么都見過,所以某種程度上,90后往后的年輕人對事物就是一瞬間有那么點興趣。所以現在商家獲取注意力越來越難,商業(yè)周期越來越短,越來越難持續(xù)。

  這給商家?guī)淼目简灳褪?,變化成了一種核心能力。我們需要不斷加強刺激,制造話題,才能吸引人?,F在一些IP化的品牌以及做產品內容化、社交化的品牌比較火,它們本質上都是增加了體驗,吸引了人群,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所有的商家都在尋找更好的辦法吸引人群,一些品牌很火,說明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他們做了對的事情,找到了刺激人群、吸引流量的辦法。

  3、微信生態(tài)中有可能長出大平臺

  在新消費業(yè)態(tài)中,我們看到一端是新品牌的不斷推陳出新,但另一端,比如一些不是那么新的商品,通過渠道和價格優(yōu)勢,也在支撐一些線上平臺快速發(fā)展。簡單來說,這是個人群切分的問題。

  電商層面,天貓和京東兩家切分了大量的流量,但依然有流量是閑置的,拼多多崛起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利用微信,對接了還未被吸入的那4億流量。如果未來,它可以繼續(xù)演化,形成一種自洽的邏輯,那它是有機會成為一個大平臺的。

  我認為未來三五年,微信生態(tài)里會延伸出很多新的流量玩家,這些玩家都是特別值得關注的。而且不論是細分領域還是垂直方向,只要流量足夠,都能做。

  至于流量維持,能否轉化成好的商業(yè)模式都是之后才要考慮的事。首先他能在那個時間點內獲得充足的流量,就說明至少那個時候他已經做對了。

  我能看到的一點是,現在所有線下零售連鎖都想把數據留存下來,而不是急于利用各種工具去經營它。未來我認為也會是這樣,微信生態(tài)導出的客流很多是線下獲客,它們未來發(fā)展和原來的會員制不會有太大區(qū)別,還是會想各種辦法把產生的客流留下。

  4、便利店等線下中小業(yè)態(tài)的機會

  對于線下的中小業(yè)態(tài),我一直認為中國的便利店是有機會的,這個業(yè)態(tài)的機會和整體的商業(yè)進化是有關的。之前中國便利店發(fā)展的速度比較慢,但這兩年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融資認可。從宏觀層面說,便利店的崛起和人口有關。首先是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其次是城市化、中心化的人口居住結構。

  現在便利店和資本、技術有一定的整合,它們屬于廣義的新零售,但是也不用看的那么玄乎,還是那句話,便利店的崛起是和人口相關的,資本只是看到了這種趨勢,助力一下。

  技術層面上,便利店現在利用的主要還是IT系統(tǒng),在這個時間點上,IT系統(tǒng)是有一定先進性的。其他技術,現在還沒有大的應用。技術本身有多先進、多時尚,不會引起零售人太大的注意,大家還是從結果考慮,假如這些技術可以帶來效率的極大提升,帶來很多商業(yè)利益,那這些技術自然就會受到歡迎。

  現在線下還是有很多機遇的,因為現在線上基本被巨頭壟斷,出來的東西最后也被他依附。但是線下還沒有被整合,還是區(qū)域割據的狀態(tài),所以還有機會。

  我們投資了一個主要在威海和煙臺經營的上市公司“家家悅”,它在這兩個總人口加起來不過五百萬的三線城市,零售收入就能達到八十五億人民幣。中國像這樣的城市有多少個呢?在區(qū)域性占有率特別高的企業(yè),機會一定是特別大的。

  而像農村,現代化的零售可能還沒有形成,現在談的電子商務、智慧城市都還沒影。在未來,誰能夠在非一線級城市,在四五六級城市,把那邊的供應鏈,消費者服務好,實現消費升級,這會是最大的機會。

分享到:
代理產品推薦
Hi客多多 面向全國招募推客,申請即可成為推客,無門檻加入...... Hi客多多是一款零成本高提成的分銷商城,主要以售賣小程序商城,招募推客為主??梢詭椭碳铱焖俅罱ㄉ坛?,利用小程序搶占社交流量入口,店鋪賣貨一鍵接入,輕松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