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時代,實體店出路何在

2012-01-16|HiShop
導讀電子商務發(fā)展到今天,讓越來越多的血拼族養(yǎng)成了這樣的新習慣逛街時不論看上什么商品,都要先在網絡上搜索一下同款產品,對不同賣家貨比三家,再看看買家的評價。如果好評較多,網上報價又有優(yōu)勢,就當即在電腦上下單。 電商時代來了 一路走高的物價以及花樣...

電子商務發(fā)展到今天,讓越來越多的“血拼族”養(yǎng)成了這樣的新習慣逛街時不論看上什么商品,都要先在網絡上搜索一下同款產品,對不同賣家貨比三家,再看看買家的評價。如果“好評”較多,網上報價又有優(yōu)勢,就當即在電腦上下單。

 



電商時代來了


一路走高的物價以及花樣迭出的網購造節(jié),使不少傳統(tǒng)實體店的忠實消費者“移情”于網購市場。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1年11月11日“神棍節(jié)”,淘寶商城單日成交額突破33.6億元,平均每秒成交3.89萬元,每分鐘產生1萬個包裹;同年12月12日,淘寶再掀“全民瘋搶”日,一天涌入網民1.2億人,成交額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43.6億元。

在廈門,“瘋狂”的網購買家也讓網上賣家的銷售額跟著“瘋”。

“2010年的11月11日,我們平均每3秒銷售1件商品,單日銷售額為800萬元;2011年的11月11日單日銷售額突破了2500萬元。”名鞋庫首席營銷官韓步勇說。

廈門另一網商斯波帝卡在2011年的“神棍節(jié)”上也收獲頗豐。自2008年3月入駐淘寶商城以來,斯波帝卡就維持著每年300%的高增長率,2011年“神棍節(jié)”銷售額較2010年翻倍。“11月11日被拍下5.2萬多件單,銷售額達1060萬元。”斯波帝卡董事長吳詩輝喜上眉梢。

數據顯示,2011年前三個季度,SM來雅、巴黎春天等6家廈門大型百貨企業(yè)累計實現銷售16.5億元,折算一下,平均每天的銷售額大約是610萬元。這樣算來,名鞋庫、斯波帝卡取得的銷售額也能讓實體店的“大佬”們艷羨了。

除淘寶網外,京東商城、當當網、凡客誠品、麥考林等多家知名網商也各出奇招,分得網購市場一杯羹。

紅紅火火的網購當然不是中國的“專利”。在大洋彼岸的美國,2011年11月11日,也有網站打出了“看看11美元你能買到什么”的促銷口號。11月28日,美國“網購星期一”的網絡銷售總額更是達到12.5億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長22%。這也是這一數據連續(xù)第2年突破10億美元大關。這一天,全美有超過600萬人瀏覽過購物網站。
 



實體店頻受沖擊


幾個月前,一條微博讓業(yè)界嘩然:“光合作用書店高層全部辭職,廈門辦公室搬空……倒了。”

“光合作用”曾被譽為我省民營書業(yè)的第一品牌。對它的突然倒下,業(yè)內人士認為,除了自身的快速擴張原因外,最大的問題還是傳統(tǒng)書店面臨網絡書店的巨大沖擊。

1995年,“光合作用”第一家書店在廈門湖濱南路開業(yè),當時叫陽光書坊。2003年,“光合作用”在廈門地區(qū)開設分店12家。之后迅速擴張,在最頂峰時期,僅在北京一地就有15家分店,成為中國民營書業(yè)的一個傳奇。

但是進入2011年,“光合作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據知情人透露,“光合作用”福州省府路店近來連續(xù)虧損,臺江萬達店為昂貴的店面租金等費用所困。不得已,幾家分店只好陸續(xù)關門。

就在“光合作用”瀕臨困境的時候,網絡書店在我省加速“攻城略地”。國內最大網絡書店之一亞馬遜中國近日在廈門設立了其全國第9家運營中心,負責處理我省9設區(qū)市的訂單。幾乎同時,蘇寧易購圖書頻道也正式上線,據稱其網上圖書的銷售規(guī)模將僅次于當當網。

在福州經營一實體書店的小老板告訴記者,“對于網絡書店的沖擊,實體店相當無奈,因為他們的成本比我們低,相應地,賣價也低。很多讀者都是到實體店看樣書,滿意了再到網上訂購,這樣下去,實體書店遲早都要死掉。”

不僅是書店,連家電業(yè)也頻感焦慮。

來自山東的王軍是福州一大型家電連鎖賣場的白電部負責人。他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商場頻頻出現"抄號族",先到店里看機子,向促銷員了解不同品牌、不同型號機子的性能、特點,而后悄悄記下型號、價格等,最后走人。”

陳小姐正是這樣的“抄號族”。在鼓樓區(qū)的一家家電大賣場,陳小姐看中了一款某名牌洗衣機,標價是1899元,賣場促銷員說如果2011年12月底前購買的話,可以參加家電以舊換新活動,能便宜100多元。很快,陳小姐以自己沒有舊機子以舊換新為由,離開了賣場。

第2天,陳小姐在淘寶商城下了單,同品牌同型號的產品,1200元,當然還需要支付物流運費:自己提貨100元;送貨上門150元。一周后,洗衣機送到了,陳小姐加了25元的搬運費,請人搬上樓。經過試機,一切OK,也有發(fā)票,比實體店省了500多元。
 



放下身價尋求自救


面對網購的沖擊,福州不少實體百貨商場也主動調低身段,尋求自救。

降價、返券、抽獎等都是其中首先被想到的促銷方式。“全場服飾1換2.5倍,低至3折,折后每800返券150,購物滿額刮大獎……”類似的LOGO最近在福州東百、大洋、世茂、萬千、天虹、新華都等百貨商場里到處可見。

延長營業(yè)時間。與往年一樣,福州很多實體百貨商場為了最大幅度吸引人流,擴大銷售額,在部分特殊日子的營業(yè)時間都相應延長到晚上12點至第二天凌晨2點,有的甚至是全天24小時不打烊。

針對停車不便的問題,福州東街口商圈的一家主力商場大手筆承租了附近省府路的大型停車場,大約能增加200個停車位,周末消費者任意消費即可免費停車。部分時段,還開通了購物專線車,免費接送消費者。

福州一大型百貨商場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實體商場具有特殊的空間優(yōu)勢,利用這一優(yōu)勢著力營造自己獨一無二的購物氛圍,可以把單純的消費購物轉變成獨具魅力的視覺、聽覺享受。

實際上,福州、廈門的許多大型實體商場、城市綜合體等正在朝這一方向努力。福州金融街萬達首創(chuàng)的3D畫廊、倉山萬達在正門廣場和中庭舉辦的豪華車展示,以及其他賣場利用圣誕、元旦、春節(jié)“黃金假期”策劃推出的各種文化活動、服裝走秀、攝影比賽、許愿2012、真人模特雕塑、創(chuàng)意展示、場景模擬等,確實吸引了不少人流,讓人們在“兜兜逛逛”中不知不覺做了“消費者”。
 



堅守實體店的優(yōu)勢


全球知名的咨詢公司波士頓(BCG)日前發(fā)布報告稱,2011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額已名列全球第二位,并將繼續(xù)迎來“爆炸式增長”,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屆時我國網絡消費者數量將由目前的1.45億人激增至3.29億人。

面對來勢“兇猛”的網購熱潮,業(yè)內人士表示,實體店未來的出路在于堅守自身的優(yōu)勢。

“消費體驗有時是必不可少的。”林濤是福州五一路一家大型手機賣場的高管,從事3C實體店零售已超過6年。他認為,雖然網絡賣家有可能打出比實體店低的價格,但是實體店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強大的線下服務,讓消費者在現場得到親身的操作體驗。比如銷售智能機,實體店的服務人員可以幫助消費者一次性安裝許多應用程序,而網購的消費者只能自己抱著手機慢慢摸索,甚至“望機興嘆”。

春節(jié)將至,這些天到福州萬寶商圈品牌鞋店購鞋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大小店家也是忙得不可開交。事實上,這里的不少品牌在網上商城也有銷售,而且更具價格優(yōu)勢。不過,幾位正在試穿一款雪地靴的女消費者七嘴八舌道出了她們的想法:“雖然衣服、鞋子是網上賣得最火的寶貝,自己也都買過,但是收到貨后經常發(fā)現,要么尺碼不合適,要么質感、版型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上身后感覺不好。比如,鞋子雖然有標準尺碼,但有的人足弓高、有的人腳板寬,盡管網購寶貝多數是可以退換的,但總歸麻煩。”

“在安裝、維修等售后服務方面,實體店仍具有網店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在福州紅星美凱龍家居賣場經營空氣能熱水器的楊經理認為,消費者購買家具、電器類產品,多數需要安裝,特別是對保修和維護要求比較高的產品,還是通過實體店購買更省心。

剛剛開業(yè)的福州倉山萬達百貨業(yè)經營者王女士樂觀地表示,“雖然網購越來越紅火,但實體商店并非沒有出路,畢竟,對于人們,逛街購物、消費體驗,仍是休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實體店只要堅守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仍可能找到生存的發(fā)展空間。” 

【本站聲明】 1、本網站發(fā)布的該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電商知識及傳遞、交流相關電商信息,以便您學習或了解電商知識,請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該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標、標識的商品/服務并非來源于本網站,更非本網站提供,與本網站無關,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務,本網站對于該類商標、標識不擁有任何權利; 3、本網站不對該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標、標識的商品/服務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或擔保; 4、本網站不對文章中所涉及的內容真實性、準確性、可靠性負責,僅系客觀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該類商品/服務詳細的資訊,請您直接與該類商品/服務的提供者聯(lián)系。
重磅推薦:淘寶學院目錄

第一部分:極速推

第三部分:微詳情

第四部分:百億補貼

第五部分:淘金幣

第六部分:天天特賣

第七部分:淘寶直播

第八部分:淘寶特價版

第九部分: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