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車O2O模式存在哪些短板?

2015-05-12|HiShop
導讀:權先生是北京的一位白領,平時開車上下班,他加入了嘀嗒拼車,在上下班的途中,他會選擇捎上一名順路的乘客,將乘客送到指定地點后,再開到自己的目的地。事實上,這種拼車O...


  拼車O2O模式存在哪些短板?
拼車O2O模式存在哪些短板?

  權先生是北京的一位白領,平時開車上下班,他加入了嘀嗒拼車,在上下班的途中,他會選擇捎上一名順路的乘客,將乘客送到指定地點后,再開到自己的目的地。事實上,這種拼車O2O模式正在國內一線城市悄然流行,但由于此前出租車、專車市場補貼大戰(zhàn)的火藥味太濃,拼車軟件市場的風頭幾乎完全被前兩者所蓋過,因此外界對這一市場的發(fā)展了解較少。

  據權先生介紹,他平均每天會接1~2單,算上拼車軟件給予補貼,一天能夠有將近50元左右的收入。“自己的生活,確實因拼車軟件在發(fā)生一些改變。”

  如今隨著滴滴的入局,拼車市場被推到聚光燈下。這個原本并不為大眾所了解的共享經濟用車理念,在媒體的渲染和投資人的追捧下,拼車軟件是否將成為O2O出行市場的下一個“萬億級”風口?我們不妨來聽聽消費者、業(yè)內如何看待。

  Hishop經多方了解,并結合消費者的體驗和業(yè)內看法,以及整理相關資料后發(fā)現(xiàn),拼車APP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存在不足之處:

  首先,定位局限。

  在服務模式、服務費用、鼓勵政策等方面的限定下,拼車APP對于用戶,不管是車主還是乘客的定位都相當清晰:車主基本不以營利為目的,乘客較為注重性價比,主要需求不在于即時出行。目前拼車的價格大部分等于或小于出租車的基準價,并且由于拼車的特性使然,車主很少有像專車一樣高頻次接單的情況。據了解,目前大部分的拼車司機一天只接1~2單,平均下來也就30~50元,這些錢只能攤薄養(yǎng)車成本,絕無盈利生財?shù)目赡堋2荒芊裾J,正是因為這樣的用戶群特點,才使各家平臺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了政策風險,也正是因為這種特點,使目前的行業(yè)發(fā)展存在較大的局限,造成各家拼車APP成為提供信息獲取服務的平臺,充當中介作用,商業(yè)模式尚不十分明朗。

  其次,接單困局。

  目前拼車APP的主要功能在于實現(xiàn)資源對接,而且多數(shù)在于滿足通勤交通需求,區(qū)別于即時出行的需求,這種需求長遠來看車主與乘客的匹配將越來越趨于穩(wěn)定,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產生跳單,繞過平臺私下達成交易。雖然用戶未必完全離開平臺,但是用戶活躍度的下降,必然對平臺其他延伸業(yè)務造成影響。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拼車是以上下班為主,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寫字樓和商圈的位置都比較集中,對于車主而言,除非順路,否則不太可能會繞路去接單,這也違背了拼車的共享理念,并且由于上下班的時間段較為集中,在中午、晚上時,接單量就會直線下降。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時間上,拼車都無法做到像專車、出租車一樣隨心所欲出行。

  其三,市場培育。

  客觀地講,拼車已經存在多年,但是拼車市場一直沒有大的起色,目前拼車APP主要覆蓋一線城市。從補貼、鼓勵一對一服務這些手段可以看出,拼車APP希望借此降低嘗試門檻,贏得更多用戶嘗試拼車。當沒有大量資本或巨頭介入市場的時候,用戶習慣的培育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拼車APP正處于這樣的階段。

  最后,經營風險。

  一直以來,拼車多以優(yōu)化交通資源配置、改善環(huán)境的形象示人,商業(yè)化則提及較少,但是其商業(yè)化探索從未停止。從互聯(lián)網角度,拼車APP同樣需要先聚集起大量用戶,然后再從用戶中尋求變現(xiàn)方式,可惜拼車APP目前依舊沒有清晰的拼車O2O模式以及商業(yè)化的手段。

頭條推薦
產品推薦
  • 新零售

    hishop新零售,集結多樣營銷活動推廣功能,支持無限發(fā)展…

    查看詳情>>
  • 移動云商城

    基于微信平臺,集結多樣營銷活動推廣功能,支持無限發(fā)展…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