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PK實體店 兩者相輔相成成新出路
由于這幾年網店的異軍突起,實體店的生意受到極大的沖擊。網店縱然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但是不便之處也顯而易見,不能親眼見到實物、退換商品不方便。在一些實體店紛紛搭建起自己的官方網上商城后,目前也有許多開網店的賣家開始開一家實體體驗店來彌補網店的自身不足。
網店搶了實體店的生意
幾年前,提起網店幾乎沒有人會在意,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
小劉在金華市區(qū)開了家家居用品店。她說,從去年開始,有些顧客在店里只看不買。按照前幾年的情況,現(xiàn)在已是旺季,只要店里來的顧客多,生意總是比較好的,但現(xiàn)在就不一定了。她認為是網店搶了她的生意。
小劉說,店面租金年年漲,還有水電和人員開支,以及稅收等要支付,沒有利潤,店肯定是開不下去的,因此,實體店賣東西總是要開價的,有的顧客一聽開的價格比較高,要么直接走了,要么就還到很低的價格。如果不賣,有的顧客就說,淘寶網上比這個價還要便宜。對此,她也上淘寶看過價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有些網店賣的產品價格比她的進價都要低。她說,拿什么和這些網店競爭?
小劉也想過開一家網店,和實體店賣同樣的商品,但網上如此低的價格,只能找其他價格更低的進貨渠道才不會虧本。還有,淘寶上的競爭不比實體店小,只要一搜索,價格一清二楚。另外,一開始沒有信譽度,要想在網上有生意也難,而且網店打理起來不容易,要拍好照片,經常更新,并學會做一些推廣。小劉還有一個顧慮,如果有些顧客知道她開了網店,在網店買價格比實體店低,在實體店買商品的顧客找她退錢怎么辦?
據(jù)了解,這幾年網店對實體店的沖擊越來越大。在婺城,有些網店的銷量能抵得上同行業(yè)數(shù)十家小實體店。業(yè)內人士認為,隨著網購市民的增多,這種沖擊也將越來越明顯。
從經營網店到開出實體店
“舒服而已”走的是一條網店和實體店相輔相成的道路。他們的淘寶店是在2005年8月開出的,一年內做到了四鉆級別。因為網店賣服裝有一定的特殊性,常有顧客因為網購不能試穿而建議他們開實體店。2007年,“舒服而已”在金華市區(qū)開出一家實體店,在杭州開出兩家。最近,杭州又有一家實體店要開張了。
“舒服而已”店主姚先生認為,在網絡時代,很多信息都是透明的,如果一些店主還想著像以前那樣輕松賺取50%以上,甚至更高的利潤,在網店遍地開花的今天會比較難。
“舒服而已”實體店所有的衣服售價都和網店一樣,他們的實體店也和其他店家一樣要面對租金、水電和人員等開支,為此,他們采取的銷售策略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薄利多銷,以跑量為主。姚先生說,如果以前店家一天賣一件衣服可以賺100元,那么現(xiàn)在他們賣一件衣服只賺10元,但爭取一天賣掉10件。
他認為,實體店完全可以利用好網店來進一步發(fā)展。實體店面對的是同城顧客,而網店面對的是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的顧客。實體店還可以用好網店的宣傳和展示作用。另外,隨著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實體店店主也要學會去網店進貨,現(xiàn)在的淘寶商城有很多企業(yè)的網店,如果覺得價格低,產品適合在自己店內銷售,店主完全可以向這些網店進貨。“舒服而已”的進貨就是在網上進行的,主要來自淘寶商場和阿里巴巴,一般是外貿尾單。
實體店+網店:未來商家的經營趨勢
浙江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徐井崗認為,實體店和網店相比,沒有價格優(yōu)勢,但依然有自身優(yōu)勢,比如實體店的商品更直觀,更讓人放心。另外,實體店的售后服務也可以比網店做得更好。面對網店的沖擊,他建議實體店除了在促銷上要動腦筋外,還要重新確認目標顧客群。
他說,實體店和網店的結合將是未來商家經營的趨勢。實體店要想抵消來自網店的沖擊,不妨嘗試“兩條腿走路”:在開實體店的同時,也在網上注冊自己的網店,把網店的優(yōu)勢和實體店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