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賣家在eBay上月均最高收入或超200萬美元
隨著淘寶中賣家數量增多、政策調整以及國內其他獨立B2C站點出現,要想通過淘寶創(chuàng)業(yè)致富已經變得幾乎不可能。不少賣家已經將目光轉向國外,目前在eBay全球最大站點美國站中有15%的物品來自中國,中國賣家人數超過2萬,其中收入最高的賣家每月入賬超過200萬美元。
淘寶網截止今年4月底的數據顯示,在以淘寶為生的店主中,近4成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間,5000元以上的只有7.4%。
跨國網購巨大的利潤空間
“上海城隍廟地攤上的4、5元的紅肚兜兒,在ebay英國站點上能賣到20英鎊,”ebay內部人士稱。這種直接面向海外消費者的交易,跨過了中國出口商——外國進口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有著更高的利潤空間。
而對國外買家而言,中國大量物美價廉的物品也非常受歡迎。四年前當eBay在與淘寶的競爭中落敗,退出中國的C2C市場后,卻并沒有退出中國市場,而是把精力放在中國賣家上。作為回報,eBay從賣家的交易中獲得部分提成收入以及物品刊登費用。
eBay相關負責人沒有透露中國區(qū)對全球業(yè)務的貢獻,不過他表示,從2007初做eBay在中國做跨國網購平臺以來,連續(xù)三年的增長率超過100%。2010年4月eBay全球CEO約翰·多納霍在訪華期間曾表示,將把中國的出口業(yè)務作為持續(xù)發(fā)展的重點對象。
跨國網購的路徑
跨國網購目前主要通過兩種形式進行,一是海外平臺,二是自建獨立站點。
除了上文提到的eBay外,平臺方面還包括敦煌網、阿里巴巴速賣通以及淘寶與雅虎日本合作的“中國商城”。其中敦煌網和阿里巴巴速賣通主要是面向國內小企業(yè)賣家,幫助其達成與國外的批發(fā)零售商之間的小額貿易,eBay和“中國商城”則是包含了中小企業(yè)和個人賣家的平臺。
在獨立站點上,目前國內代表的有谷歌中國前首席戰(zhàn)略官郭去疾與幾位合伙人2007年創(chuàng)辦的蘭亭集勢(LightInTheBox)。目前蘭亭集勢已經獲得了總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三輪融資,在過去兩年時間內業(yè)績增長了300%。
跨國網購的挑戰(zhàn)
跨國網購雖然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但面臨的挑戰(zhàn)也不少。
賣家首先遇到的可能是語言問題,要把所售物品刊登在海外平臺上,并進行描述,至少要能熟悉當地的語言。
其次是什么樣的東西比較適合當地市場,這涉及到季節(jié)、特殊節(jié)日、文化等等的了解。eBay賣家很可能會滔滔不絕地跟你講跨國網購的收入,但卻會對所賣商品三緘其口。在模仿和山寨能力極強的中國,一旦某一熱銷的物品被其他賣家復制,利潤就會大大降低。
第三是要對跨國網購的流程有所了解。有不少做跨國網購的賣家都是有過留學經歷,本身就在做線下跨國貿易中小企業(yè)或個人。
而如果選擇自建站點做跨國網購,除了上述問題之外,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都是要考慮的。要解決獨立站點的推廣問題,如何能在國外打響知名度,導入流量;其次是支付;第三要打通從中國物流公司——中國海關——國際運輸——國外海關——國外物流公司一長串鏈條,保證銷售淡季旺季物流的穩(wěn)定。
不過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國內To C電子商務市場中,把生意做到國外去或許會成為未來更多中國賣家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