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系統(tǒng)需要的9種客戶資料
如今是一個大數據時代,對網店系統(tǒng)而言,了解客戶的相關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大的方面,諸如他們的喜好、習慣、動機等,小的具體方面,如他們的電話、郵箱等,這不僅利于做精準營銷,還有利于透過資料分析,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那么做網店系統(tǒng)的你,到底哪些客戶資料是你必須得到的呢?
一、客戶付款的時間和總金額
透過對付款金額和購買日期的紀錄,你就可以使用RFM的概念來行銷(RFM:Recency最近一次消費、Frequency:消費頻率、Monetary:消費金額)。
理論上,上一次消費時間越近的顧客,對提供即時的商品或是服務最有可能會有反應,因為他很有可能是公司的主要客戶。但假如上一次消費時間很遠的顧客,表示他對產品不熟悉或是沒有信心,這時候就需要對這群顧客做強而有力的推銷,才能吸引他們購買產品,并贏得他們的忠誠度。
二、購買動機
每個人買東西都有動機,個人因素或群眾因素讓他們做下購物的決定。了解消費者的購物動機,可以幫助我們提出一些點子來影響消費者的購物決定。
在操作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時,你可以:
1.在結帳前詢問他們。
2.寄電子郵件。
3.在她們?yōu)g覽網站時用彈出視窗的方式得到一些簡單的意見。
三、客戶的e-mail
假如你真的不知道要從客戶那里得到什么,記得一定要得到客戶的e-mail。因為透過email你可以把市場調查、推廣活動、新品上市訊息、免費工具、教育內容等對消費者有價值的東西傳達給客戶。
四、推薦行為
消費者會從推薦的訊息中觸發(fā)消費行為。經過累計,我們就可以知道推薦哪些資訊對消費者比較有效,和什么內容可以誘發(fā)他們從別的網頁跳過來。
五、個人化的使用者回饋
大家都會注冊微博,但很可能隨時在某一天停止使用,所以其實真正的用戶識別是e-mail位址。當人們透過e-mail登入后,可以讓你創(chuàng)造許多特殊的使用者,例如定位、收入、個人風格、經常接觸的環(huán)境(鄰居或是人);從這里,你可以透過使用者的回饋得到一些看法,而不是透過問卷等間接的資訊。
六、客戶對產品的了解程度
知道你的潛在消費者是初期使用者還是個專家,這會改變整個銷售游戲。
例如,你的潛在客戶都是專家等級的,你就不用告訴客戶太基本的東西,可以跳到比較進階的內容。你可以在一開始用一些簡單的測試來了解客戶的等級,而這樣你可以更確立對消費者溝通的內容。
七、客戶的手機號碼
根據網路購物的流程,你可以得到一組電話號碼,因此,有時候可以打給客戶親自感謝他剛完成一筆大交易;這是客戶沒有料想到的驚喜,讓客戶備受禮遇,不但增加了客戶體驗,也建立起客戶的品牌忠誠度。
八、歷史資料
歷史資料是一把建造新客戶體驗的鑰匙。假如你是一個廣告商,你就必須透過消費者過往的歷史資訊,去了解到什么廣告效果是有用的,什么是沒用的。沒有這些資訊和競爭資料,就很難去正面的了解客戶的反應。
九、EPC(earningsperclicks)價值
網店系統(tǒng)經營者應該要了解你網站的每次點擊價值(epc),一旦知道點擊價值后,你就可以評估你要在哪里打廣告,找出最有效率的地方,例如一些可以用較低的價錢來換到更多點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