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商城app制作、費用及運營

作者: 小吾 來源: 未知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15:39

  2017年8月24日,最新消息,對于商家而言,如何有計劃開始著手做移動端布局的話,那么移動app商城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電商渠道。今天小編主要是和大家來談談移動app商城運營的效果如何來評估?

  第一部分:App運營中相關統(tǒng)計指標的解讀

  開發(fā)者在做移動應用統(tǒng)計工具時,每天必看的就是新增用戶、活躍用戶、留存用戶,以及使用時長等指標。究竟這些指標代表什么涵義?容易產生哪些誤解?本文就“啟動類”指標和“時長類”指標做個簡單解讀。點擊圖片放大查看APP運營統(tǒng)計指標,詳細可訪問:友盟

  一、啟動類指標

  1:新增用戶

  指首次聯網打開應用的用戶。如果一個用戶首次打開某APP,那這個用戶定義為該APP的新增用戶。注意,卸載再安裝不會被算作新增;老用戶更新應用程序版本會被算成新版本的用戶,但不算做新增用戶;還有,下載未安裝或者安裝未啟動的用戶都不會被計算在內。

  再補充個開發(fā)者經常問的問題,新版本發(fā)布了,老版本還有新增用戶數據,是為什么?產生這個現象通常有兩個原因:第一,曾經下載了老版本的用戶剛剛聯網啟動應用,此時友盟收到數據,并以服務器時間為準,記為新增用戶。第二,老版本的安裝包被某些渠道抓去使用,有用戶仍可以下載到。

  2:活躍用戶

  打開應用的用戶即為活躍用戶。活躍對用戶進行排重,即同一個用戶一天內多次打開應用被記為一個活躍用戶。(活躍用戶包括新用戶和老用戶兩部分。)

  3:周/月活躍用戶

  指某個自然周(月)內啟動過應用的用戶,該周(月)內的多次啟動只記一個活躍用戶。

  4:留存用戶

  顧名思義,留存指的就是“有多少用戶留下來了”。留存用戶是指某段時間的新增用戶在下個時間段再次啟動應用的用戶。這部分用戶占當時新增用戶的比例即為留存率。

  日留存例舉:某應用3月1日新增用戶100個,這100個用戶有50個在3月2日再次啟動了該應用,則3月1日的新增用戶1日后留存為50%。如果這100個用戶有30個在3月3日再次啟動了該應用,則3月1日的新增用戶2日后留存為30%,N日后留存依次同理。

  周留存例舉:某應用A周(3月3日~3月9日)新增用戶1000個,這1000個新增用戶在B周(3月10日~3月16日)有270個啟動了應用,則A周的新增用戶1周后留存為270/1000=27%,N周后留存依次同理。

  月留存例舉:某應用3月份新增用戶5000個,這5000個新增用戶在4月份有550個再次啟動了該應用,則3月份的新增用戶1月后留存為550/5000=11%,N月后留存依次同理。

  5:升級用戶

  應用版本號發(fā)生變化的用戶視為升級用戶,通常是指由老版本升級到新版本的用戶。(也包括新版本變更為老版本的情況)

  二、時長類指標

  1:單次使用時長

  一次啟動內使用應用的時間長短被稱作單次使用時長,使用時長統(tǒng)計的是應用一次啟動內在前臺的時長。注意,應用在后臺的運行時長均不會被算到使用時長里。

  2:平均單次使用時長

  平均單次使用時長=某日總使用時長/某日總啟動次數。

  3:日使用時長

  一天內使用應用的總時長被稱作日使用時長。在友盟統(tǒng)計后臺,開發(fā)者可以查看用戶在任意1天內使用時長的分布情況,同時可以對日使用時長的數據進行版本、渠道、分群的交叉篩選。

  平均日使用時長=某日總使用時長/某日總活躍用戶。

  第二部分:如何評估不同推廣渠道的用戶質量?

  目前,移動應用推廣公司大量出現,魚龍混雜,甚至有開發(fā)者吐槽“數萬元推廣費用,獲得上萬激活量,卻只有7個真實用戶!”

  如何評估各個推廣渠道的,撕開不良推廣渠道的偽裝?下面總結了一些通過統(tǒng)計工具辨別渠道質量的高招:

  一、明確基礎指標定義

  1:新增用戶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激活用戶。用戶只下載不使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在評估渠道用戶質量的時候不能只關注下載量,還要兼顧使用量,用戶下載應用并啟動使用才能稱為你真正的用戶!而友盟是通過設備來識別用戶,而不僅靠下載量或注冊量。

  2:活躍用戶

  活躍用戶是指在所選的時間段內至少打開過一次應用的用戶。當然,當天的新增用戶同樣是當天的活躍用戶。

  友盟統(tǒng)計的報表中提供了活躍用戶構成這一指標,它能清晰的體現出活躍用戶中的新老用戶所占的比例。友盟有個指標叫做“用戶新鮮度”,不僅能看出新增用戶的占比,還能獲得活躍用戶中老用戶具體來自哪一天。

  3:使用時長

  即用戶一次啟動使用應用的時長分布。

  4:留存率

  顧名思義就是指“有多少用戶留下來了”。舉個例子:9月1日新增用戶100人,9月2日這100人中有50人再次啟動了應用,9月3日有55人再次使用,那么9月1日新增用戶的次日留存為50%,兩天后留存為55%。留存用戶和留存率體現了應用的質量和保留用戶的能力。

  基礎指標就介紹到這,參考友盟的統(tǒng)計分析,其中用戶活躍度、用戶留存率和自定義事件是普遍有用的,起碼在產品推廣初期這幾個指標是最重要的。其他一些常見指標如設備型號、網絡類型、地域分布等信息在評判渠道質量時也有參考性作用,下面和大家聊聊如何利用這些指標來評估渠道用戶質量。

  二、利用基礎指標評估渠道用戶質量

  1:留存分析

  在App推廣中,大家通常會要求渠道推廣商給出次日留存和七日留存的數據,這也就造成有個別推廣商在造假的時候只刷了次日和七日的留存率。友盟的同事在工作中就遇到過一個開發(fā)者的應用,次日留存和七日留存都維持到30%—40%,但一查看三日留存、四日留存,數據慘不忍睹,齊刷刷的全都是“0”。這樣的數據很明顯不是真實用戶產生的數據。

  2:使用時長

  再教大家一招,真實用戶行為產生的數據和造假數據的使用時長一定是存在差異的。移動APP商城運營朋友通常對應用的使用時長分布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如果通過數據發(fā)現,某一渠道的使用時長和其他渠道有明顯的差異,那這個渠道的數據真實性就值得懷疑了。

猜你喜歡

【本站聲明】 1、本網站發(fā)布的該篇文章,目的在于分享電商知識及傳遞、交流相關電商信息,以便您學習或了解電商知識,請您不要用于其他用途; 2、該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標、標識的商品/服務并非來源于本網站,更非本網站提供,與本網站無關,系他人的商品或服務,本網站對于該類商標、標識不擁有任何權利; 3、本網站不對該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商標、標識的商品/服務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或擔保; 4、本網站不對文章中所涉及的內容真實性、準確性、可靠性負責,僅系客觀性描述,如您需要了解該類商品/服務詳細的資訊,請您直接與該類商品/服務的提供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