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O2O實現閉環(huán)的難點在哪里?
閉環(huán)為什么是重要的?
對所有交易型的互聯網特別是O2O業(yè)務和服務,要想達成“可信交易”,閉環(huán)都是必要和必須的。不管是做優(yōu)惠券的還是團購的,不管是餐飲預訂還是送餐、打車還是租房的。
簡單說,你要實現商業(yè)價值,必須能證明這單交易就是你的網站或者應用帶給他的,并且用戶消費后,也要讓商家無法抵賴,這就是“閉環(huán)”在交易環(huán)節(jié)中的體現。交易環(huán)節(jié)的閉環(huán)強調信息(訂單)的送達和消費過程及結果的確認。
“閉環(huán)”的另外一個環(huán)節(jié)體現是在支付環(huán)節(jié)。支付環(huán)節(jié)的閉環(huán)強調網站的商業(yè)價值要符合邏輯地合理實現(O2O業(yè)務,盡可能地要在用戶向商家支付的環(huán)節(jié)中進行設計,從而取得相應的現金回報);
否則,你的交易要么是“不可信”的,要么是缺乏回報和贏利模式的。
傳統電商(B2B,B2C)解決交易和支付閉環(huán)的方法,很難在O2O業(yè)務中直接采用。因為前者的場景大多數都是“一根網線,連著兩臺電腦,連著兩個座在電腦面前的人”,而O2O應用的實際場景往往大不一樣,另外一端有可能“在酒店的前臺,在超市的收銀臺,或者在飛奔的出租車上,也可能在田間地頭,在祖國需要的任何地方。”即,另外一端從根本上缺乏網絡信息化的標準環(huán)境,這也使得O2O業(yè)務,僅僅是達成交易信息的閉環(huán),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需要說明的是,最近兩年,很多企業(yè)在達成閉環(huán)的解決方案和設備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進行開發(fā)和研究,也正推出一些低廉的終端產品解決這個問題。比如,丁丁優(yōu)惠卷推出的商戶驗證機,還有一些集成后的POS機解決方案及特制的近場支付設備等。但在這一領域,至今還沒有殺手級的產品出現。
戴志康曾經在<產品家>沙龍的發(fā)言中提到,“我們堅定地認為,在O2O領域閉環(huán)是這個領域所有商業(yè)模式和用戶價值模式的根本核心點。盡管我們在局部解決了閉環(huán)的問題,但實際上整個O2O的閉環(huán)仍然是遙遙無期的事情。”
對此觀點,我非常認同。中國社會一方面受制于基礎設施建設,另外一方面受制于低端服務行業(yè)的從業(yè)者自身文化素質,使得實現O2O全面的閉環(huán)遙遙無期。而在西方國家甚至時近鄰的日本,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
福布斯中文網上曾經有一篇文章寫道,“從基礎設施上來看,日本是全世界最適合發(fā)展O2O產業(yè)的國家之一。”
餐飲外賣O2O,閉環(huán)的挑戰(zhàn)和障礙
先看交易信息閉環(huán)。 一個正常外賣訂單的生命周期:用戶在網站上下了訂單,訂單信息通過平臺下發(fā)到商家處,平臺要收到商家的確認信息,用戶需要從平臺上看到自己的訂單的狀態(tài),被正常確認后開始安心等待,商家送餐到達用戶手上,餐到付款。
看起來在商家店里面放臺能上網的電腦,一切就萬事大吉了。
但前面的文章說過,餓了么以及其它訂餐網站,所Cover的商家,擁有電腦并且能正常上網的,比例不到1/8(一線城市),在二線城市,這個比例更低,在很多小半徑上,有電腦且能上網的商家數量有時甚至為0。
首先,作為一個低端外賣餐廳老板,我并不希望放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在店里面,特別是我經常不在店里面的情況下,那必定會淪為店員的娛樂游戲機。更多時候,我根本不知道電腦是個什么東東,更別說還讓我花錢讓這個東西上網了。
請問網站如何將訂單及時下發(fā)給我?是的,如果以后你給我的訂單流水達到9000元以上,在你的極力說服下我是可以考慮購買一臺電腦并上網的,但是,我對電腦的操作一點都不熟悉,你得幫助我購買,幫助我安裝,出了問題幫助我維護。成本,成本,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成本!就我朋友的餐廳,的確經歷過短信處理到電腦處理的過程,但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有他那樣的認識和水平的。
我們來看看,這幾家網站都是如何實現“交易信息閉環(huán)”的。
美餐網最初采用的是呼叫中心模式,和上海的129T(“一按就通”的諧音)網站一樣,后來才開發(fā)了商家訂單處理系統。前面說過,這個商戶群體80%以上都是沒電腦的,所以依靠商家的“訂單處理系統”基本無法改變整體局面。
呼叫中心的坐席費加上電話費分攤到每個訂單上,成本大約是單個訂單理論收益的2-3倍,訂單越多,虧損得也越多,所以這個模式是必死無疑的(美餐網的微博上曾經發(fā)布過一張圖片,標題是,“看我們打印出來的話費單”,話費單打印出來的長度快能繞北京一圈了)。
關于美餐網實現訂單信息所謂“閉環(huán)”的方式,在和美餐合作過的商家“龍隱路隱龍”的微博中,亦有描述。
美餐用這個模式就能拿到風投和VC進來,足見其商業(yè)計劃書的“功底”和“策劃能力”令人欽佩。這個故事也能給創(chuàng)業(yè)者另外的啟示,VC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比較容易被忽悠的,你的故事只需對上他的口味就行,你要說每個訂單能獲取20%的抽傭利潤,他們有時也真會相信。不過,對他們而言,錢只是一個數字,對你而言,花費的可能是好幾年的時間和青春,僅僅給他們做了一個此路不通不通的證明。
另外一個實現訂單信息閉環(huán)的方式是依靠雙向通道的短信(我朋友的餐廳最開始和訂餐網站合作時,就用的是短信),目前,這個是除電腦處理以外,三大平臺訂餐網站處理訂單采用的另外一種重要方式。不過,這種方式會存在大約30%的短信訂單因為通道或者商家自身操作的原因,無法實現正常下發(fā)或者上行確認回復,因而必需要人工客服的介入,才能完成信息閉環(huán)。
如果出現異常情況(菜品售完,用戶催單,退單),整個信息的閉環(huán)就會變得更加復雜和困難,導致訂單的處理成本直接上升。
當前平臺性的訂餐外賣網站,并沒有一套低成本解決“訂單信息閉環(huán)”的方法,雖然從訂單處理流程上,各家都看起來達成了信息閉環(huán),只是這個代價太大了。
許多從事這個行業(yè),或者想從事這個行業(yè)的人,早期并沒徹底認清楚這當中的困難和問題,雖然您可能是互聯網行業(yè)的精英,愿意“降級”做這個,但建議先做完超過50家餐廳的實地調研和訪談后,再決定是否進入這個行當。
支付的閉環(huán)?
我們先分析一下在線支付的比例,餓了么網站80%以上的訂單來自于高校學生,為一頓10-14塊錢的外賣,打開網銀或者支付寶進行在線支付的比例不會高過3%, 白領地區(qū)不會高過5%(目前餓了么對外宣稱達到10%);就我做餐飲的經驗,很多學生是一起叫外賣的,一個訂單中包含同宿舍的多份外賣,這個場景如何在線支付?
在線支付的比例如此之低,餐廳在這套系統中如何結算?(說明:餓了么網站當前主要還是依靠人工線下收取現金的方式,收取餐廳的服務費),在我看來,訂餐外賣網站,當前做在線支付,完全沒必要,純屬浪費錢。因為支付模塊一旦上線,僅僅意味著技術開發(fā),運營管理成本將大幅提高,并不能達成“支付閉環(huán)”的初衷和愿景。
外賣訂餐網無法像團購網站那樣,通過在線支付達成閉環(huán),主要原因是因為客單價太低從而使得在線支付訂單的比例也極低。
凡此種種,我曾經悲觀地認為,餐飲外賣O2O中的信息閉環(huán),在5-10年之內都是無法根本解決的,因為中國的低端餐飲商家,可能需要5-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伴隨者中國經濟社會的變化,餐飲服務水平的提高才能進化和發(fā)展。
而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和制約,依然是O2O閉環(huán)之痛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