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O2O架構搭建 看王健林的另類玩法
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使得眾多地產公司陷入危機,而萬達的發(fā)展勢頭依舊強勁。早在2012年,王健林審時度勢、及時洞察到了房地產市場存在的潛在“危機”,積極尋求轉型,迅速擺脫危機局面,走上了一條前景更廣闊的大道。下面和Hishop一起看看王健林如何搭建萬達O2O架構?
2014年12月,萬達宣布對快錢進行戰(zhàn)略控股,緊接著于2015年1月完成對快錢的股權收購,這是萬達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首筆并購。此舉填補了萬達O2O架構的關鍵一環(huán)——支付,為2014年成立的萬達電商補齊了一塊重要短板。
萬達在2015年的工作會議上將萬達金融集團提上日程。萬達金融集團就像王健林這位船長的“黑珍珠”號,承載著整個萬達的夢想繼續(xù)航行在波濤洶涌的商海里。在王健林的藍圖里,那個“看不見的萬達”是一個基于O2O、大數據、金融工具的萬達。
以地產起家,居安思危,冷靜轉型
近幾年的房地產泡沫一直處于似破非破的狀態(tài),多少房地產企業(yè)看著高樓建起,又眼見大廈崩塌。很多地產公司隨著房價高企而暴富,也隨著房價下跌而破產,筑得起的是高樓,筑不起的是轉型的決心。當然也有一些地產公司警醒自己,從美夢中醒來,勇敢地邁出轉型的步伐,朝著更有前途的方向邁進。
以傳統(tǒng)商業(yè)地產公司來衡量萬達,它一定可以得高分。企業(yè)迅速擴張的背后,是王健林和萬達所有人精明干練的成果,同時使萬達獲得了豐厚的資本回報。但商業(yè)環(huán)境彈指間就風云變幻,房產市場的態(tài)勢不明朗,大眾一直持悲觀態(tài)度,萬達并不想在房地產這一棵樹上吊死。
在市場極其不確定的情況下,萬達決定轉型,從地產公司轉型為資本公司,開始攪局金融圈。如果以金融公司來衡量萬達,那么萬達金融集團還是一名新手。只不過,這名新手含著金鑰匙出生,是一個活脫脫的富二代。豐厚的資本和地產運作所積累的經驗是一雙堅硬的翅膀,再加上萬達金融集團的頂層人員架構以及王健林親自操刀,可見對萬達金融集團的重視程度。
萬達O2O的法寶——萬達廣場和資本
按照王健林原本的轉型思路,萬達會在幾年內完成幾家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的收購,然后建立自己的財務公司和投資公司。這是大公司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慣常的金融轉型道路。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轉型只會使負擔越來越沉重,傳統(tǒng)金融機構本身的詬病頗多,無法快速響應時代變遷,怎能給萬達帶來第二春?
2014年,萬達和騰訊、百度共同出資成立了萬達電子商務公司,在和互聯網企業(yè)的接觸中,王健林的想法慢慢有了轉變。萬達廣場就是一個天然的巨大商業(yè)平臺和入口,但問題是其十幾萬商戶資源非常分散從而無法掌控。如果這些資源能夠打通線上與線下,則能釋放反向顛覆互聯網巨頭的價值。萬達收購快錢的用意也在此,利用支付可以將線上線下的資源連接起來。
單單掌握商家現金流入口,利用掌握的現金流進行信貸考核、發(fā)放和回收,萬達金融都可以有一大筆收入。當然萬達金融并不僅僅滿足于給萬達廣場進駐的商家貸款。按照王健林的計劃,還將完成并購以完善萬達金融的所有版塊。
以資本收購的方式迅速搭建自己的金融帝國,這或許是土豪萬達獨有的玩家模式,也是其他O2O企業(yè)無法復制的模式之一。同時,房地產本身就是一個類金融行業(yè),向金融過渡是必然的趨勢,不同的是萬達走的是“互聯網+”式的金融。王健林表示:“金融是未來萬達最有價值的地方。”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萬達金融集團成立
2014年底,萬達在制定2015年工作計劃時,終于將醞釀兩年多時間的萬達金融集團提上日程。萬達金融集團的籌劃是為了總體運作萬達即將啟動的各項金融項目。據悉,萬達金融集團的頂層人員架構以服務萬達多年的“元老”構成,由王健林親自帶領構建。雖然房地產行業(yè)一直與金融打交道,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么簡單,因此集團還在深挖金融業(yè)專業(yè)人士。
金融集團成立后,萬達是否進入了另一個紅海
如火如荼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萬達雖然一躍跳過了房地產危機,但也不可避免跳進了另一紅海市場。無論是線上企業(yè)還是線下企業(yè)都在紛紛尋找出路使得線上線下相互融合,互聯網企業(yè)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雖說O2O是互聯網概念,但是線下產業(yè)依舊是轉型重心,萬達廣場在2014年的客流量就超過了15億,這是令線上企業(yè)無比羨慕的數字。萬達要做的是如何把這巨大的流量變現。
一是萬達的大數據。萬達的優(yōu)勢在于不僅有大量的2C數據,也有大量的2B數據。與萬達合作的企業(yè)量級也很大。更加精準的數據才更有價值。
二是萬達Style的金融。萬達想發(fā)展金融,但也表示別人都做的絕對不做。萬達要做有萬達風格的金融。王健林通過和互聯網企業(yè)的接觸,發(fā)現互聯網金融才是方向,尤其支付能夠使萬達廣場的資源打通,形成O2O閉環(huán)。
萬達轉型看似非常成功,思路清晰、人才齊全、資本雄厚、流量驚人。所有萬達O2O架構搭建的必備要素都齊活了,關鍵還在于人。王健林已過花甲之年,不僅如此,還有報道稱其從不玩微信,只靠開會獲取信息。不過,大家在擔心王健林是否會成為萬達轉型的障礙時,也不要忘了他還有兒子王思聰,這位看似玩世不恭卻能玩轉微博的富公子也有自己的事業(yè)——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而萬達未來的重心就在金融,這難道真的是巧合嗎?
推薦閱讀:萬達百度騰訊 2015年怎么走下去?